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伏,是个什么鬼?闲话古人如何度三伏

伏,是个什么鬼?闲话古人如何度三伏

作者: fd28962d16a7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19:22 被阅读919次

    今个入伏了,一大波热浪来袭。看新闻里天气预报,吓着了。全国山河一片红,被称之为史上高温覆盖规模最大,已有多地人中暑的消息报出。据说今夏魔都也将出现40天“加长版”的三伏天,气温直破38度以上。

    大家即将正式陷入“躺在床上是红烧肉,加了席子是铁板烧,下床后是清蒸,出门去是烧烤,到河里游泳是水煮,回家路上被生煎。”的境界了。

    好吧,这样的天气,真的宜伏不宜动。关于三伏天的养生,相信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朋友圈、各大平台上已有非常多的建议了,有的也非常专业,所以掌门就不在此赘述了。我们就来说说古人是怎么度过三伏天的。

    伏,在汉语里是个会意字。

    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犬那样趴着,匍伏着。后来又引申为,伏,藏也。最知名的那句就是福兮祸所伏。再后来又延伸为,通“服”有屈服,顺从,信服,降服,低落下去等等。比如此起彼伏,降龙伏虎。伏,也是一种姓氏,比如伏羲。

    伏,到了五行学家这里,就变成了对应季节特性的说法。“《释名》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气代谢,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

    我们都知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而四季只有春、夏、秋、冬。而春对应木,夏对应火,秋对应金,冬对应水。用上面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木生火,火又克金,有火相克,秋天就不敢出来了,要潜伏起来。于是在夏秋之间就多了一段“伏”日,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长夏”,五行中为土,正好对应着脾。

    古人以为,伏天之时,阴气迫于阳气而藏伏。从入伏到出伏,大约在阳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一般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末伏必须要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总称“三伏”。初伏、末伏都是十天,不同的是中伏有时十天,有时二十天。关键看立秋在啥时候。比如今年的魔都就出现了40天的三伏天。

    进入三伏,就意味着进入夏季最热的时间。据说,三伏天的来历源自秦德公,周朝还没有。

    那么对于古人是如何度过这三伏天的呢?

    一、伏日祭祀

    《史记》中说“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意思是,古人认为酷暑是厉鬼作怪,伏日这天要做盛大的祭祀。需要杀狗祭祀并将其分食,才能过关。

    这个风俗可能源于上古,你看古人不仅仪式感比现在的人隆重多了,而且与我们说“狗肉性燥,不宜夏天食用”的观点也完全相反。“三伏”因此得名,所谓“厉鬼行,故昼日闭,静而不动,故曰伏。”

    二、饮酒聚会

    到了汉。汉和帝曾令伏日尽日闭门,不干他事。难道是夏令时不用上班打卡吗?好福利。“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还要饮酒聚会,太舒服了吧!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中也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

    你看,古人就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习惯了,这个风俗如今很多地方还盛行呢!古人这么做的道理一方面是羊肉大补身体,另一方面最主要是农民把 “伏腊”像过年一样看待。

    而晋朝呢,“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比较安静相当于现在的“孵空调”。

    三、水边纳凉赏荷

    到了唐代,这画风又变了,长安人 “风亭水榭,浮瓜沉李,流杯曲沼,每至通夕而罢,富家子或植画柱,搭凉棚,召客聚坐,作纳凉盛会。”

    纳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乘风凉”。在南方呢,这水边纳凉赏荷自然是最时兴的风尚。南宋的临安有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苏东坡在《夜泛西湖》诗里写到: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而明代赏荷之风苏州为盛。据说古时太湖边还有一个 “消夏湾”,当时“游人放棹纳凉,花香云影,皓月澄波,往往留梦湾中,越宿而归。”

    难怪唐宋的诗词都那么瑰丽,看着三伏天度夏都好逍遥自在!

    四、吃凉冰

    一说消暑食物,大家自然就想到了冷饮,在古代呢,这叫“吃凉冰”。这个习惯可比三伏天祭祀还早,西周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到了晋十六国,出现伏日赐冰的宫俗。再到唐代就花样百出了。

    又是长安,就有“冰盘”“冰瓜”“冰果”等,土富们甚至会举行“冰宴”。冰果者,为鲜核桃、鲜藕、鲜菱、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其凉彻齿而沁心也。其后,则继以热荤四盘。你看古人吃凉冰,讲究的是自然、新鲜、绿色。比现代冷饮更健康。

    而宋代呢,有“正当三伏炎暑之时,内殿朝参之际,命翰林司供给冰雪……以解暑气。”看来这是发放清凉用品在作高温慰问。虽然是继承了唐时朝廷赐冰的传统,但仅限于近臣和史官才有受赐的份,其他官员只能放几天“伏假”而已(貌似也不错哈!)。

    到了清朝,宫廷三伏赐冰可以普及到每一位官吏。因为不放假了,要上班么。由工部按官职高低发给数量不等的冰票,凭票自行领取。

    至于三伏的民间百态是这样滴:

    “好施者,于门首普送药饵,广结花缘。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什物则有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之类,沿门担供不绝。……茶坊以金银花、菊花点汤,谓之双花。”从解暑药,到解暑食品以及夏季避暑用品一应俱全。

    五、三伏吃面

    除了吃冰,古人还有很多消暑食物,比如“伏日绿荷包子”,就是用荷叶裹包子有清暑作用;有吃鸡粥补阳的风俗;在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据说三国魏时,就有伏日要做汤饼,吃了可以避除疾患的说法。这汤饼就是(热汤)面。到唐代啊,面片汤又升级为凉面,但需拌蜜吃,这个古怪的吃法一直延续到宋代,皇上赐面,皆加赠蜜糖一罐。

    感觉唐代好幺蛾子噢!

    那么这个伏天吃面有没有道理呢?

    这里一般是指要用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有一定科学性。而且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就是煮好的面条要凉水过出,拌上蒜泥及“浇头”(各种素的荤的菜码)。不仅可以刺激食欲,而且能败“心火”。

    入伏这么讲究吃,其实就是提醒大家夏天出汗多,也同时消耗了身体的营养。需要好好吃一吃。吃面呢就比较方便。

    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面条煮制过程中,水溶性营养素会流失,钾、B族是人最容易夏季流失的,面里的这两类也容易流失。还有面量多而浇头少,达不到需要量,所以花色品种和数量要多多增加保证均衡。另外浇头要少油少盐。

    六、着“羞袒”勿极热,勿大汗

    这是古代老百姓穿的一种夏装,《释名》有具体说明:羞袒“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于袒,故衣此尔。”其实就是现代人穿的汗衫或背心。意思呢就是“夏不敞胸,热不凉背”。

    其实古人那个时候没有空调,但也很注意保护避暑消夏的同时,不让寒气入侵。对于皇亲国戚们自然是不能这么穿的。那么就只有建凉殿了。

    《唐语林》说:唐玄宗在宫内建造一座避暑的“凉殿”,该殿除了四周积水成帘飞洒以外,内部还装有水力风扇。甚至一些贵胄也在府里建有“自雨亭子”,每逢炎炎夏日,便躺在亭内消暑解热;元朝的《武林旧事》里样记述了皇宫内建筑了一座专供皇上和后妃们消暑的“翠寒堂”,说里浓荫夹道,飞瀑临空,室内置备数十只大盘,盘内堆放冰块,坐在那里,好像到了秋天。还有夸张的说当时有位大学时,从炎热的阳光下,前往翠寒堂叩见皇上,竟冻得浑身发抖。

    这些记载也许姑且听听,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里,据说的确曾经有一套名为“水上明瑟”的机械设备,它是用水力来轴轮推动风扇叶子,应该是近代电扇的“祖先”了。可惜圆明园如今只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中了。

    七、三伏贴补一补冬病夏治

    还有呢,古人三伏天里要晾晒衣物、浸伏(就是水中嬉戏,或以井水冲凉)以及“天灸”了,说到这个其实就是三伏贴。最早记录于南北朝,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此法可 “冬病夏治”。但是并非什么体质都适用的噢!

    就是说伏天昼长夜短,出汗过多易虚。精力损耗也大,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如果这时适量进补较容易吸收,有调补正气、改善体质的作用。这也是运用了冬病夏治的方法。关键是要分清虚实、对症。那所谓的“补”也不是单纯地进食美味佳肴或吃补药,而是综合的调补。神补、食补、药补、精补等都是。

    神补,最好的就是合理作息。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是指暑天可适当晚睡,早些起床,中午适当安排午休。但晚也不是无节制的熬到一两点。

    古人重睡眠也有讲究:“夏不露宿,坐不当风, 勿暴露星宿”,否则“皆成恶疾”。东晋陶渊明夏天就很会睡觉,据《四时幽赏录》记载:“陶潜于夏日,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

    还提出夏日“午睡”的重要,清曹慈山《养生随笔》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

    除了睡眠来养神,古人还讲一个静心。

    还记得《射雕英雄转里的丘处机邱道长吗?其实历史上的邱道长可是是元代著名养生家,他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是道家过夏天的秘诀之一,即心静自然凉!

    而老子更认为心静者,不仅能克服暑热,更能成为天下统治者。《道德经》中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精补,就是养精蓄锐。

    是指在清晨傍晚,在公园、河边、湖畔、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进行散步、瑜伽、太极等不剧烈的锻炼。使心情舒畅,精气神得养。。古人呢也主张三伏天要减少劳作,谓之“歇伏”。所以就有了前面的古人三伏天放假不上朝之说。

    对于普通老百姓条件不好呢,是“尽日闭户,不涉他事”少出行不远游。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减少消耗,保存体力。但是对于皇室贵族名流来说,就不用担心了,他们同样有消夏避暑的旅行来心旷神怡,比如我们熟知的避暑山庄承德,就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行宫了。还有北戴河、莫干山、庐山等等都是避暑胜地。当然现在夏季旅行的地方可比古人多了去了。

    食补呢,忌食冷:“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这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来的。他在《摄生枕中方》里还解释,有人到秋天容易生病,“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就是说不能吃寒凉生冷的食物,要吃点苦的但不能多,要多进的是辛味。

    这里的“辛”不是辛辣刺激,主要是指蔬菜中的生姜、葱、洋葱、大蒜、芥菜、香菜、白萝卜、芹菜、韭菜等。因为辛味是入肺的,有助于补益肺气。

    另外呢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阴虚的要选如益阴补肾之物,如龟、鳖、鸭、鹅肉做菜肴,阳虚的选用温性食品进补,如牛肉、鸡肉、羊肉等,因为整体夏季胃肠功能较弱,饮食宜清凉味淡,少食肥甘油腻厚味。就是少重口味,高糖高油脂的。

    对于补水呢,温白开淡茶水最好,少冷饮冰镇饮料以伤脾胃。

    药补,夏季可选一些参类,西洋参、人参、沙参,不同体质的人选用是不同的,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药剂师。

    当然,古代没有空调,医疗条件有限,三伏天不仅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而且也是病菌瘟疫流行。清朝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就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

    据史料记载,居然因为中暑而死的名人不少,比如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还有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连写那个“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秦少游竟也是死于中暑。《游宦纪闻》中记载:“至藤,伤暑困卧,至八月十二日,启手足于江亭上”就是说他在广西藤县中暑而亡。真是呜呼哀哉……

    而写《随园诗话》的清代文学家袁牧中暑后倒是因为自己的一个朋友赵黎给的方子而躲过一劫。

    那么古人中暑后到底该怎么治?

    中药里有个“白虎汤”古方,是清热的好方子,而西瓜皮就有“天然白虎汤”的美誉。因此吃西瓜皮不但有预防中暑的功效,就算是轻微中暑时吃些也能见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古人的中暑分阴阳,西瓜配上两种豆类赤小豆和绿豆,后为“二豆西瓜皮饮”是治疗阳暑的理想食品(阳暑就是受热后伤津耗气)。

    而如果阴暑(是寒湿外袭导致毛孔闭塞,阳气在体内郁结化火)的话就要用到藿香,比如藿香生姜粥。看起来我们现代人暴晒在太阳下中暑的比较少,很多人中暑都属于这种“空调病”引起的阴暑。

    可见三伏对古人的健康影响很大,所以才会流传下来那么多关于三伏天养生的道理和经验。

    那么对于我们一方面借鉴古人的经验,一方面也要考虑现代的情况,三伏天里好好养生避暑,无论是用三伏贴,冬病夏治,还是夏季疾病如热伤风、胃肠道疾病以及中暑,还是要找专业的医师来治疗,不要乱用古人的方子,以免耽误病情。

    祝大家安然度伏。-end-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伏,是个什么鬼?闲话古人如何度三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xi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