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电影《狗十三》,看到有一条评论说:看不懂的人是幸福的。诚哉斯言。
很长一段时间,从《致青春》开始,电影导演们总在绞尽脑汁地拍摄各种他们认为的青春片,可是那些奇葩的剧情从来没让观众得到过共鸣。直到这一部《狗十三》,我觉得,这才称得上是可以代表每个90后孩子的青春片,因为它足够真实,且真实得足够残酷。
主人公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便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父亲希望通过送她一条宠物小狗“爱因斯坦来完成与李玩的和解与沟通,可随着“爱因斯坦”的意外走失,暗流涌动的青春便开始了它汹涌而无奈的成长之路。
影片里共鸣的点很多,我举几个印象很深的片段。
首先是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走丢之后,李玩想尽办法去找它,可是未遂。随后家人重新买了一条相貌相似的狗,并且强迫女儿承认,它就是爱因斯坦。面对家长们的“无理取闹”,李玩当然不开心,随后生活里因为这只“爱因斯坦”而冲突不断,以至于最后她遭到了父亲的毒打。被家长打骂大概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的,包括我自己小时候也是动不动就挨打,而且很多情况我都觉得蛮莫名其妙的,以至于我对这些不痛快的回忆进行了主动遗忘。中国的家长可能更希望去树立权威,强迫孩子要去听话,不会去在乎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其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他们的天性,家长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抹杀他们的个性强迫他们按自己的意愿为人处世,这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悲剧。我更希望,家长们能坐下来和孩子们好好沟通,真的可以免去很多棍棒。
第二个就是影片里的各种饭局。我本人是一个讨厌饭局的人,因为我从来不知道怎么去敬酒,每次都手足无措,尤其讨厌酒桌上很多人的虚假面孔。影片里有多处的饭局,更是一幕比一幕令人作呕。第一处是为父母为满月的弟弟举办了家庭聚会,却把李玩冷落一边,由于“重男轻女”的家族观念,弟弟这位不速之客剥夺了家族成员对李玩的爱。第二处是,父亲为了成人世界里的无聊社交,在酒桌上曲意逢迎,以至于延误了原先约定好的带李玩看展览的时间。第三处,最令人发指。饭局上,有一位亲戚给李玩点了一道红烧狗肉,并夹给她吃,可在前不久李玩的“爱因斯坦”刚刚被父亲送去了狗肉店,我原本以为李玩会拒绝吃这道菜并且大哭一场,可没想到她竟在思考片刻后装作没事人儿一样吃了下去。我为李玩感到特别的心酸,这就是成长必须要付的所谓的代价吗?
第三个,就是父亲和李玩两个人坐在车里,音乐正好在放《再回首》,父亲突然潸然泪下,李玩说,“爸爸,要不我给你放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吧”,父亲说:“你爸,不是个好爸,不是个好爸......”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视角看李玩,我们更多的是对她的同情,以及对她父亲的反感。可当我们开始关注到父亲这位中年男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事实上他们的生活也许更充满了无奈,只是他们不像孩子一样,可以轻易发泄出来罢了,成年人的世界更多的是隐忍。再引申一点,当我们变成了“懂事的大人”,是不是也会同样不讲理的方式教育子女,命运似乎就是一个无法解脱的轮回。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片子,是因为它的内涵远不止是讨论家庭教育,更想把它称作90后成长的缩影。它是一部文艺片,文艺片的特点是隐喻和细节都特别多,尤其是这部《狗十三》,很多地方都值得玩味,也许是某个不起眼的片段都能激起你对人生的无限反思。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让我们回到影片开头,李玩戴着牙套面对着屏幕,进行了一段独白:
“你看人总是这样的,比如我买了一件绿毛衣,从交了钱那一刻我就开始后悔,红色那件好看呀,但是要是买了红的,我肯定也会后悔,对吧。恩,就像人在夏天,很难记起冬天有多冷,到了冬天,忘记夏天有多热。你看,如果存在平行宇宙,这样的问题就好啊解决啦。”
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平行宇宙”,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能够得到幸福,可也许在那个世界里也会有新的遗憾,新的痛楚。有人说,成长就是一场凶杀案。每个人的童年就像李玩的牙套一样,不那么完美,但很纯真可爱,然而大人们“以爱的名义”把这一切都抹杀,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但请不要抱怨,用影片里的一句话来说,“以后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最近这几天除了这部《狗十三》之外,我还看了很多电影。我原本会觉得电影看多了,共情能力会变强,心会变得柔软,可恰恰相反,我反倒觉得内心越来越艰涩麻木,甚至有种佛家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的感觉。包括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原以为会列举家长们的各大罪状进行批判,没想到成文后却很佛系。此刻,我想说,人间不值得,但你值得,学会接纳自己,纵使你的努力将会迎来幻灭,纵使成长就是让我们变得复杂。最后还是想用罗曼罗兰的虽很老套但永不过时的一句话来结尾: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