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说,一个朋友花了几十万首付款,为她刚3岁的儿子在市一中旁边买了套学区房。据说,她买了这套房后,加上现住房未还完的房贷,每月需要还的贷款达到6000元,她和老公两人月收入也不过7-8000元而已。
我算了一下,她儿子距离上初中至少还有8年。
看起来好像很好笑,但实际上,我身边为了学区房苦苦挣扎的人很多,掏空家底儿去买学区房的人更是大有人在。
大家普遍的认知就是:只有学区房,才是把孩子送进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利器。
《起跑线》但,这是真的吗?
就拿我们这里升学率最高的市一中初中部来举个栗子:
2018年由于考生人数较往年少了1/4(据说是因为羊年出生的孩子少),所以各校升学率都有所提升,而市一中的重点高中升学率突破了30%(往年大概在25%左右)。
这个数字说明什么,说明即使在考生人数少的前提下,这所重点中学里仍然有70%的孩子考不进重点高中。
所以,你怎么敢保证:你的孩子只要上了这所学校,就一定能够进前30%?
我以前工作的单位距离这个神学校(一中)非常近,所以身边大部分同事的孩子差不多都在这所学校就读。但是,正如学校升学率一样,这些同事的孩子之中,70%以上都没有考进重点高中。当然,这并不妨碍大家前赴后继的花大价钱去买学区房——别家孩子考不上,不代表我的孩子也考不上!
讲真,对于孩子的学业成绩,抱着赌博心理放手一搏的人,好像已经成为生活的主流。
但“生活的主流”绝不等于“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真谛就是: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绝对不要“欺、软、怕、硬”!
只考虑学区房之类的硬件,而不去建设自家教育的软件,你的孩子即使3岁就进了重点中学,也没法保证18岁时考进重点大学。
1.与其倾尽所有买一套学区房,不如花点钱搞搞你家书房!
我相信,但凡买的起学区房的人,绝对不会装饰不好一间书房。然而,我去过很多人家参观,与其说他们家里没有书房,不如说他们家里有一间叫书房的房间。窗明几净、桌椅漂亮,除了没有书香,哪里都像书房。
所有来过我家的人,最深的感受就是:你家书真多!
书房一角我搬了3次家,每次装修时,最头疼的就是两面墙的书往哪里摆。因为房子都不算大,所以,筹措一间书房的难度特别大。于是,我们就在能够腾出来的空间里,全都打上了书架,以满足书籍放置的需要。最后这次,好歹辟出一个专门的屋子来做书房,但很快,两面墙的架子上已经被书占满了。
在这样有浓度的书香之中,孩子从小受的陶冶是不知不觉的。用我好朋友的话来说就是:到了你家,往榻榻米上一坐,很自然的就想看书。
记得孩子小时,我和孩子同时生病,一起去医院吊水。我俩一人一张床,一人一本书,吊了3天水,看了3天书。来打针的护士都不由的说:从来没见过像你俩这么爱看书的人!
有次我去学校接孩子,去时看到她独自一人蹲在图书角看书,我没有打扰她,一直坐在她身后等,没想到居然等了整整一个小时。这期间,她换了好几个姿势,就是没发现我在她身后。直到一个同学喊她,她才知道我已经来了。
一个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经年累月大量练习才能拥有。而这种练习,不是家长天天喊着让她读书就能练成的。需要家长自己的带领,也需要营造好的氛围。
而最好的营造氛围,就是让家里有间“进去就不想出来”的书房。“最好的学区房,就在你家书房。”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
2.与其花大价钱上各种辅导班,不如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欺软怕硬”的第二大表现,就是花大力气和金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
现在,什么样的钱最好赚?——孩子的钱。一到假期,各种天花乱坠的广告,让你觉得自己如果不把孩子送进辅导班,就错过了整个世界。但是,你如果真能理智的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如果把所有辅导班标榜的升学率加总起来,数量已经超过全省重点中学的入学人数了!——这可能吗?
你好好数数自己身边那些考上重点的人,能超过100个吗?估计连10个也没有吧?那么你怎么能随便相信这些辅导机构的虚假广告呢?而且还为这样的虚假广告不惜重金?
图片来自网络我这样说,肯定许多家长会说:不上辅导班,我该怎么办?假期里总不能让孩子总呆在家里打游戏吧。
当然不能。但不打游戏并不代表她就必须去参加辅导班啊。我上篇文章(我为什么不给孩子报辅导班?),已经分析了上辅导班的利弊得失,这里不再多说。但该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既快乐又充实的暑期生活,我还可以给出一点建议。
首先是体育锻炼。无论孩子身体是羸弱还是健壮,喜欢或者不喜欢运动,我建议,这个方面的投入是必须的。有条件的当然可以直接送孩子到健身中心、场馆去进行科学的训练,没有条件的每天保证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运动也是可以的。
其次是家务劳动。以我在大学工作的经验来看,绝大多数孩子离开家之后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处理个人事务:收拾物品、打扫房间、清洗衣物等等。所以,从孩子小学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他干家务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平时觉得孩子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那么就可以利用假期让他进行锻炼。比如,进入假期后,让他承包全家人衣物的洗涤任务或者做一些简单饭菜、饭后清理餐具等。
第三是兴趣爱好。平时他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一些事情,比如打球、唱歌、画画、做手工等,都可以利用假期进行巩固。这方面的兴趣培养,可以通过特长班来培训,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关键是要给他做想做的事的时间和自由。
第四是旅游。虽然假期旅游要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需要请假、景点全是人、宾馆费用太高……,但是每个假期有计划的带着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出去看看,对孩子的成长绝对利大于弊。即便只是走马观花,他也会知道,原来世界这么丰富,不同地方的人在文化、观念方面差别这么大。
所以,生活不止有“辅导班的苟且”,还有更丰富的内涵等着你去挖掘。如果你能够放下一些对未来、对成绩的恐惧,孩子也许会展现出你未曾发现的崭新一面。
3.与其给孩子很多钱来花,不如给他一个高质量的陪伴。
“欺软怕硬”的第三大表现,就是用给孩子花钱代替陪伴。
什么叫给孩子花钱?难道现在有不花钱就能养大的孩子吗?——当然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说的那种为孩子花钱,比如文章最开头讲的,打着为孩子的名义,花很多很多钱去买学区房,花很多很多钱给孩子报辅导班,不切实际为孩子买各种名牌。但是,当孩子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一开口就是:“我为了你……”。
要知道,你花掉的每一分钱,都是你们成年人的决定,跟孩子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你孩子绝不可能拿刀架在脖子上让你去买学区房。
你可能会说,新闻里不是说有孩子因为父母不给买手机就打骂父母或者闹自杀的吗?——那更加证明他父母在之前的教育就出了问题。
钱,可能是良好教育的充分条件,但一定不是良好教育的必要条件。而高质量的陪伴,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良好教育的充分必要条件。
那到底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每天忙到下班已经累成狗了,怎么保证有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是当你选择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是全心全意跟他在一起。而不是:他在玩,你在看手机;他在看书,你在看手机;他在睡觉,你在看手机……。假如你无法做到回家后不玩手机,那就拿出一段时间来处理手机信息,然后用固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在这个固定时间里,跟他一起做做游戏、看会儿书、讲个故事,甚至两人一起看个电影都可以,就是不要看手机。如果你觉得特别累,那就泡个热水澡,早点上床,跟孩子一起聊聊天,了解一下他内心的想法或者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让他觉得自己对你非常重要。
要知道,孩子在你身边生活的时间最多18年而已,等他离开了家,你可以24小时不停的玩手机,保证他再也不会搭理你。更不必说,在这18年里,他还有吃饭、睡觉、上学的时间,想想看,你能够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多少?你真舍得把这么珍贵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吗?
图片来自网络4.与其给孩子提很多很多要求,不如把自己整的像个样子。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一点都不争气?”“你看看人家孩子,你啥时候能像人家一样?”……
几乎每个家长,说到自己的孩子都能找出一箩筐毛病:学习不行、性格不好、光想着玩、不爱干正事……。但是,反观说这话的家长们,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几乎没几个成功的。既然你自己都做不到每天奋发图强,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
有人可能会说:正是因为我没有做到,我才让他努力去做,不然将来不就跟我一样吗?
那我真要恭喜你:这点你说的一点都不错,他将来一定会跟你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是他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身上的缺点、优点,从孩子身上都会清楚的反映出来。
你每天回家后抱着手机玩不停,想要孩子疯狂努力,在很大概率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没做出一个榜样,让他知道人生除了玩手机之外,还有什么更好选择。他看到的,只是你玩手机时比任何时候都快乐,所以,他也会把玩手机作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去做。
如果你每天回家都是看书、写作、画画或者运动,你的孩子自然觉得这些事情是很有乐趣的事情,他也会像你那样去体验阅读或者运动的乐趣。
图片来自网络当一只青蛙都知道好好读书学习的时代,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放弃了学习,基本等同于与时代说拜拜了。孩子的时代在未来,而你却生活在当下。赶紧动起来吧,别被时代抛弃,也别被孩子嫌弃。如果某天,你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孩子对你说:“看看人家隔壁的王爸爸,都已经挣了好几个亿了,你呢?”那就很尴尬了~
我有个朋友,两口子都是普通职工,但每天下班以后,男的弄音乐,女的练舞蹈,孩子安安静静自己做作业。闲下来,一家三口还会自编自导一个小木偶剧。我从未见朋友两人给孩子提过什么要求,但他们的女儿却一直名列前茅。去年,女儿考上了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
什么叫琴瑟和鸣、岁月静好,我从朋友一家人身上都体会到了。所以,想要孩子变得更好,最最重要的,是你要活出人生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