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假设
在上一篇文章《好好学习之好好学什么》里指出,学习是让假设逼近现实的过程,学习的重点是可以裂变的临界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临界知识改变思考的习惯和看世界的方式,提高认知效率。
于是,问题来了,如何才能知道或者检验自己的假设和思考是正确的呢?
咦,你会想,这简单呀?
如果事情最后的发展和我想的一样,那不就代表我想的是正确的吗?
事情可真的没有这么简单!请看下面的例子:
- 曾经人们都纷纷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为如果把地球当成不动的,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确是符合太阳绕着地球转呀。当哥白尼宣扬日心说时,愤怒的民众把他当成亵渎宗教的罪人烧死了,而不是接受新观点。
- 再或者你曾经想要学习一项技能,在遇到困难后选择了放弃,你和自己说我不擅长学习这个所以学不会。事实也表明你想的是对的,因为你确实没学会。后来,你一再以自己不适合拒绝尝试新事物,新事物也确实和你无缘。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事实和想的一样,但是你能说这样的假设和思考是正确的吗?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延伸阅读《如果你认为OTC和你没关系,那它就和你没关系》)。
再深入思考下,不难发现当我们做出假设后,如果事实和预想的不符,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下意识的做出习惯性防卫,“合理化”自身行为,让事实和假设保持一致。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检验思考正确与否,可真不是看事情的发展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就好。有句话说的好,
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
新问题来了,如果判断假设符不符合事实的标准不在于事实是否和你预料的一致,那么应该如何检验假设或者思考的质量呢?
我的思考是问题本质在于你对思考的假设,这个观点启发于我最近学到的一个临界知识——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
在《好好学习》书里,指出要破除习惯性防卫,关键在于要保持绿灯思维,对与自己认知不同的事物和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并能够及时修正自己的认知。
恰巧最近我也在看《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这本书,惊喜的发现绿灯思维其实是批判性思考的一个表征。
批判性思考的前提是承认认知的局限性,我们已有的认知不仅受自己生活的时代、地域的影响,也会受身边的人和大众文化的影响。
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个体,书中给出了下列思考原则:
- 把你对任何人、议题或情势的第一反应看作是尝试性的。无论它多么吸引人,在你未考察它之前,都不要接受它。
- 判断你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考虑你是不是借鉴自其他人——父母、朋友或者名人、电视中虚构的角色。如果可能,确定是什么特定的经验影响你作出这样的选择。
- 考虑你有可能对这个人、议题或者情势作出的其他可能的反应。
- 询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比你的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你在回答时,排除你的制约条件的影响。
不知道你此刻的想法是怎样的,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些原则看起来简单,践行起来却很难。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假思索的行动和急于维护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别人的不同意见是难以克制的。可笑的是践行克制恰恰是批判性思考的另一个表征。
呜,难道批判性思考也是死路一条?
不然,在事情发生时,我们一开始是很难克制自己的第一反应,但是事后反思就相对来说来说容易些。反思是培养评判行思维的有效工具。
《好好学习》在书中花了较大篇幅分析了关于反思的方方面面,下面是我的总结和个人体会。
好好反思
首先,反思的本质是校正假设的过程。那么,你需要校正的第一个假设应该是关于反思的,即
如果有问题,那一定是我哪做错了。
这个转变的重点在于,事情进展不顺,要积极寻找内因,特别是当你的第一反应是别人的错。用成甲的话说,
我把我的生活想象成一个需要通关的电脑游戏,我是游戏的玩家。
所有的怪物、困难和关卡,都是完成游戏必须面对的任务。
如果有一关自己没通过,那就是我的责任,而不是游戏的问题。
其次,高质量的反思一方面需要设定一个标准,每天与之对照。如果你不知道应该如何界定这个标准,书中成甲列出的他当时基于《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总结的八个每日反思点,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这也是我最近在践行反思的一个方法。这样每日的反思不仅有了目标性,而且也是一个短期正反馈。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高质量反思的另一方面在于如实记录生活中有价值的事。它可以是你的观察、疑问和想法,也可以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例如:和家人吵架了),但是在记录的过程中,一定要详细的记录思考过程,甚至身体反应,要把这些和当时的事情结合起来,否则就只是流水账,价值会降低很多。
如实记录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
它的价值在于不仅让我们把生活中的经历的感受和当时的思考快照下来,更重要是为你日后的回顾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最后,如果把如实记录比喻成理下一个种子,那么定期回顾就是为种子提供生长所需营养,让其茁壮成长的过程。
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它不仅让曾经的记录增值,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短期反思经验的局限。
回顾的过程也是我们从原始记录中精炼信息,提高记录信息密度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制定长短不同周期的回顾,可以从一周开始慢慢迭代。当记录内容时间跨度越来越长后,可以逐渐增加长周期的回顾。关于这一点我还在努力践行中,等我有更多心得了,再详细展开哈。
小结
本文分析了检验假设正确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事实是否和假设“一致”,而在于我们在思考时是否运用了批判性思考。
为了有意识的刻意练习批判性思考,我们指出反思是一个相对容易上手的方法。
好好反思有三个关键的点:
- 反思是校正假设的过程,要努力寻找内因。
- 高质量的反思一方面需要设定每日反思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如实记录。
- 要定期回顾,让记录升值。
最后,我在总结《好好学习》中关于反思内容的过程中,发现了批判性思考这一临界知识。
如何发现更多的临界知识,运用临界知识将是我们下一篇文章的内容,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