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安因为《双子杀手》口碑不佳,被不少影评人质疑,这位“华人之光”是不是要走下神坛。
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我不免想起了曾经看过一篇名为《神级导演是否走下了神坛》的文章。
里面提到的,是日本知名导演:是枝裕和
文/冰冰
说真的,我对这位导演的名字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他被人指出走下坡路,是因为电影《第三度嫌疑人》。网路上的争论实在太精彩,给了我去了解这个导演的契机。
翻看资料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这位导演真的拍了不少口碑颇好的作品。
比如裴斗娜参演的《空气人偶》、阿部宽参演的《比海更深》和《步履不前》、福山雅治参演的《如父如子》、绫濑遥、长泽雅美参演的《海街日记》以及前段时间超火爆的《小偷家族》。
这些很棒的温情家庭片,突然让我有了好好看一看《第三度嫌疑人》这部电影的想法。
嫌疑人三隅高司(役所广司 饰)被控抢劫杀人,重盛朋章(福山雅治 饰)作为辩方律师开始对真相展开调查。
在与三隅的沟通下,重盛朋章得知道了几个讯息。
1、三隅在案发当天喝了很多酒,在醉酒后冲动作案杀死了老板;
2、三隅是在老板死后,抢走他身上的钱包并烧毁尸体。
重盛朋章回办公室后,和同僚们商量如何对这个案件进行辩护。
他们认为如果三隅是因为故意抢劫而杀人的,那么八成就是死刑(在日本,死刑犯非常少,但是如果是性质特别恶劣的案件的话也不排除会定为死刑的情况)。
但他们可以将三隅打造成一个饱受老板压榨的形象,心怀怨念的他在喝酒后才失控杀人。之后他才顺手盗走老板的钱包,并由于太过紧张才放火烧了对方的尸体。
如此这般的话,三隅就不是什么丧心病狂的杀人狂,而是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情绪失控误杀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三隅则不容易被判死刑。
接着,重盛朋章来到了被杀的受害者家里想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重盛朋章向受害人家属转交了了三隅的道歉信并转达了他深切的悔意,希望他们母女可以原谅三隅的罪行。
在与受害人简短的见面过程中,重盛朋章得到了三条线索:
1、受害者的女儿也就是女主咲江(广濑铃 饰)的腿脚不是特别方便,且对父亲的离去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伤心;
2、受害人的妻子并不接受三隅的道歉,但表情上也未有表现出对嫌疑人过多的憎恨;
3、咲江的鞋子上沾有些泥土。
第二天,重盛朋章接到同事电话称三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在采访的过程中爆出了新的线索,称是受害人的妻子想要得到受害人的保险金而故意向他买凶杀人,而这些都是重盛朋章在之前几天会面中没有听他提起过的。
为了搞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重盛朋章和同事们立刻赶去看守所找三隅问个清楚。
从这次会面中,重盛朋章又得到了两个讯息:
1、三隅的手机讯息里面,确实有受害人妻子与他的对话,表明如果三隅按照她说的去做她可以先支付头款;
2、从三隅的银行流水来看,的确可以查询到由受害人妻子支付的一笔巨额款项。
重盛朋章和同事们回到律所后赶紧展开了头脑风暴,他们决定将三隅杀人的责任都推到受害人的妻子身上。
这样的话,三隅最多就是一个受受害人妻子控制的共犯,这样距离死刑又远了一步。
终于到了开庭的那天,重盛朋章自认为已经准备足够充分可以一举拿下这个案子,没想到在传唤受害人妻子的时候出了岔子。
她声称是受害人拿着她的手机与三隅进行某些事情的沟通,并且让她去支付钱款,其余的事情她一概不清楚。
现在唯一可以对峙的对象已经死亡,情况陷入了僵局,法官只好休庭要求重新调查此案。
重盛朋章决定跳出找三隅和受害人家属询问情况这个模式,自己前往实地进行调查。
他先是到了三隅居住的地方,拿着受害人妻子的照片找来房东询问是否见过她出现在三隅的住处。房东则表示从未见过受害人妻子,却常常看到一个瘸腿的高中生过来看望三隅。
于是,重盛朋章和同事们将案件的切入口转向受害人的女儿,发现了两条重要线索:
1、他们从以前抓捕过三隅的警察那里得知,三十几年前他曾在当时住的小镇上杀了几个讨高利贷的人,为此他在牢里待了几十年,最近才出狱;
2、三隅因杀人被判入狱后,女儿受到小镇居民的排挤还弄伤了腿。为此她十分憎恨自己的父亲,从此隐姓埋名应该再也没有和三隅联系过。
就在这个时候,受害人的女儿联系上了重盛朋章。
她说自己从小都被父亲性侵,但母亲却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应该把这件事情对外宣扬。
后来三隅来到父亲的公司就职,似乎发现了这件事情,所以她觉得可能他是为了帮助她所以才杀了自己的父亲。
她表示愿意出庭为三隅作证,证明他杀人是情有可原的。
重盛朋章再次回到看守所与三隅进行会面,把他了解到的来龙去脉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在听完重盛朋章的陈述后,三隅表示对方的推理都是错误的,他其实是被陷害的。
三隅说自己只是拿走了受害人的钱包,但他并没有杀人也没有去过河边,凶手另有其人。他一开始认罪只是警方说只要他认罪就可以减刑,但他不想死也不想再长期坐牢,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把真相说出来。
其实,在一次次与三隅的会面中,重盛朋章的心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过去,他只是一个不在乎真相仅在乎法庭判决结果的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赢”。
现在的他,更在乎案件本身和嫌疑人的心路历程。
在认真听取了三隅的话以后,他去成功说服了咲江不需要出庭作证,因为这样会对三隅比较有利。
法庭上,三隅声称自己并未杀人作案的说辞让法官们炸开了锅,他们立刻休庭进办公室进行讨论。
为了司法体系的高效运转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法官们一致认为对此案不予重新立案审理。
同时,三隅这样反复修改证词(从抢劫杀人到杀人后盗窃,再到受托杀人,再到最后的翻供称自己并没有杀人),也早已法官们对他毫无信任可言。
最后,三隅被当庭判处死刑。
在死刑执行前,重盛朋章再次去看守所看望了三隅。
重盛朋章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询问三隅是不是为了不想让咲江在法庭上为了替自己辩护才一再翻供的。
对于这一点,三隅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他只是想要平静地迎接死亡。
在我看来,受害人真的是三隅杀的,咲江有没有在现场是否有参与不得而知。
三隅为了保护女孩,主导了这整个审判的过程,不惜数次修改供词。
他这辈子杀过三次人:第一次是讨高利贷的人,第二次是咲江的父亲,而第三次则是他自己。
三隅掌控了自己的生死,这也正是他自己所希望的。
电影的最后,重盛朋章走出看守所,天空还是如此湛蓝。
这个世界看上去似乎正在按照固定的规律有效运行着,但当他站在十字路口,心中想必充满了悲伤和迷茫。
司法体系中,有着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部分。
法官为了节省诉讼资源,在即便知道嫌疑人也许并未杀人的情况下,依然让检控双方还按照原来的模式继续进行。
检察官也好,律师也罢,都在法官示意的眼神下达成了某种默契。
在这群人眼里:“法律不是追求真相的地方,而是调整利害关系的地方。”
同样的言论,我曾在日剧《刑事专业律师 99.9% 刑事専門弁護士》看到过,足以见得这点在日本的司法体系中有多么司空见惯。
最后还想说一句,以我粗浅的日文水平来看,片名《三度目の殺人》直译过来应该是《第三次杀人》,而不是富有悬疑推理篇风格的《第三度嫌疑人》。
正是译者给了观众错觉,让大众对影片产生了错误的定位。《第三度嫌疑人》是一部披着法律和悬疑外衣实则讲述家庭和死亡的伦理片,并非一开始观众们所认为的悬疑惊悚片。
而我们的导演,直到影片最后也未阐明真凶到底是谁又到底为什么要杀人,一切都是我们的拼凑和揣测。
本以为这会是东野圭吾笔下的《嫌疑人X的现身》这样温情的故事,但是《三度目の殺人》却是一部让我从头到尾都手脚冰凉的电影。
(本篇完)
喜欢影视剧、美食和旅行的天秤座80后妹纸,喜欢一切新奇温暖的事物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