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个人品牌的崛起,也衍生了许多的新生行业与工作,越来越多人在思考转行、跳槽和跨界。
大学几年,我选择在英语系辅修数学专业,接着去读了经济学的双学位,工作和研究生选择进入金融行业,经历了从文科到理科的巨大转变,也经历了跨界和转专业的阵痛与思考,今天想分享大学几年和在牛班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你在面临跨界的迷茫和阵痛时有一点启发。
001 打好地基:当下的工作我能做得足够好吗?
有老铁可能会疑惑,既然要跨界,为什么还要谈做好当下工作?重点不应该是在跨界上吗?
非也,选择跨界前我们必须要考虑清楚一个问题:对于当下的工作,我们究竟是逃避和恐惧还是真的志不在此。赵昂老师在牛班分享中告诉我们:“要判断是否喜欢,先要做的足够好,那时的不喜欢才是真的不喜欢,而不是逃避和恐惧。”
高三参加外语类保送考试,面试第一所大学我惨遭淘汰,而当时英语老师对我说:“你根本不适合学英语。”由此我更产生退意想直接去高考,觉得自己不喜欢英语。家里坚持要我认真准备第二所大学的面试,父亲告诉我:“你是在逃避,而不是不喜欢。就算考不上你在复习中也会明白自己是否真的英语,而最后你考上了放弃也行。但是如果直接放弃复习,就会形成习惯性逃避,会将一直不喜欢作为借口。”
后来,我成为了这所985大学的学生,也明白了自己确实志不在英语,开始了数年的跨专业之旅。
这段经历给我了很多思考,想跨界的老铁们可以先花小一段时间将手头的工作做好,不用太大成绩,但比以往要有所成就,这至少会给我们带来如下收获:
01 明确自己是真的不喜欢当下的工作,而不是在逃避。
02 提升和改变自己的执行力
03 给未来的自己足够的底气和自信——不喜欢的事情都做好了,更何况是喜欢的事情?
002 明确方向:过往我有哪些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一些老铁可能明确自己不喜欢现在专业或工作,却不知道自己未来转行该往哪里去,那么请先花费数天时间好好梳理上面的问题。这可能会让一些老铁疑惑,从过往成就中去找未来跨界的方向?
是的,天赋和成就不在那些眼花缭乱的测试和无际的猜想,就藏在我们的过往中。
很惊喜,赵昂老师在牛班分享中竟以我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为例,提出一系列问题,而上月我参加的公益咨询,咨询师也就这段经历深入挖掘,由此更加明确了我自己的方向。下面我以自己为例,给大家展示一下如何提问深入挖掘。
——这次比赛中你最大的贡献什么?或者说,你最觉得自己最闪光的点在哪里?
——独立解决一个成本模型。
——怎么解决的?
——那个问题在国内文献中几乎没有提到,我不断在国外网站上查资料,看了三十多篇英文文献后有一篇文献正好回答了问题,我对那篇文献做了仔细研究,然后根据我们的问题进行数据修改和模型调整。
——为什么你觉得这是自己最大的贡献?
——如果我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比赛就进行不下去了。其他人也在搜集资料,但只有我搜集到了合适的资料。
——为什么你在美国的比赛获奖而不是国内的?比赛倾向于考察什么能力?
——美国建模比赛不同于传统数学竞赛,问题更加开放没有标准答案,参赛团队可以查阅文献资料。主要是考察参赛者的信息搜集、快速学习、迁移应用和团队合作。
……
一系列分析后,咨询师认为商业数据分析和管理咨询的行业很适合我,也符合我目前学习的专业。大家在分析自己的过往成就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把过往所有成就事件列出,注意不要以要别人的评价为标准,自己觉得是成就的,哪怕再小也写下来;
02 找出每件事情最与众不同、最自豪、最艰难、最闪光的点;
03 仔细分析这些“闪光时刻”是怎样做到的,解释为什么是“闪光”的;
04 从以上分析中提炼出具体场景下自己的独特能力和标签。
003 结伴同行:我要选择和哪些人同行?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曾深情回忆自己青年时期的挚友同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他青年时的风华正茂和早年共产党的发展都离不开蔡和森、向警予、萧子升、杨开慧等一群忠诚伙伴,我们亦如是。
《关系》一书中说,高质量的关系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开放和真诚、关心和体贴、安全感和信任。
我很幸运,在关键时期都找到了高质量且步频的群体。修读数学双学位,有一起跨专业辅修的同学,有一起组队参赛的伙伴;因拖延而迷茫焦虑时,意外参加了行动营,后期参加读书营,如今又入选了剽悍牛班。
老铁们虽来自天南海北,年龄背景各不相同,但聚在一处都似青春正好的少年,朝气蓬勃,激扬文字,怀改变之愿与热枕之心。群里每天真诚地互动、点评与分享;管理组的关心体贴、答疑交流,每天评选最佳文章,总结群聊精华和连队日报,组织辩论赛、分享采访……
小结一下,在明确方向后选择自己要加入的同行群体时,有如下几个标准参考:
01 与自身发展方向和价值观相符,开放、有归属感、积极向上。
02 群体中有可供学习的榜样,能从中自我提升。
03 除了提供学习价值, 还有互动和成长空间,可以答疑交流、链接资源。
004 初期起步:我的最小单位成就是什么?
猫叔在牛班开营分享问我们:你的法宝是什么?
在我们明确方向、找好伙伴后,下一步就要正式上路了。很多老铁可能觉得要开始漫长的修炼苦读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不必“闷头搞大事情”,把大目标分解,先从“最小单位成就”做起,然后展现出来,既能为自己带来反馈建议,也能有作品去结交更多牛人,从而更加高效成长。
猫叔最初来上海发展之前,已经在公众号和简书持续更文许久,积累了读者,这是他的初期作品,向其他人展示了运营和写作能力。
我参加过两次数学建模比赛,第一次只得了二等奖,但我获了奖,积累了参赛经验。因此第二次参赛时,我有作品来展现能力去邀请数学系很厉害的同学一起比赛,最终获得一等奖。
小结一下:
001 不必“闷头搞大事情”,把大目标分解,先从“最小单位成就”做起
002 小成就可以为我们带来反馈建议,也能帮我们去结交更多牛人,更加高效成长
曾经看过一句话:“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
选择跨界的我们也正是在这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了自身的精进和成长。
前路春光正好,山花烂漫,让我们一起剽悍同行。
网友评论
--- 记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