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跟我说:我也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可是总忍不住怎么办呢?中国家庭中,妈妈可能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那么她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
先来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著名的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的静止脸实验,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让一个妈妈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互动,然后妈妈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么做,妈妈一直面无表情,这个实验中孩子是如何表现的呢?
实验之初,妈妈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第二步静止脸实验开始,妈妈面无表情,第三步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开始想尽办法引起妈妈注意,第四步孩子继续尝试让妈妈与自己互动,但是妈妈依然面无表情,最后孩子开始崩溃哭泣。
研究表明,在妈妈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孩子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不是让你感觉很震惊,你一定没想到,妈妈对孩子的回应,对孩子的情绪有这么大的影响;有一本很有名的绘本叫做《发脾气大叫的妈妈》,故事很简单,插图也很有意思。
这个绘本故事里的主要内容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孩子,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它妈妈之间的一次经历,故事是这样的,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的大叫,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在街上就像是个谜,我就剩下一双脚,跑啊跑,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这时一个影子罩住了我,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了,他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给找回来了,并把它们重新缝好连上,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看到这您有什么感觉呢?我感觉很心痛,虽然最后缝起来了,但这个过程孩子有多疼,而且会留下满身的伤痕,可是,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原谅大人了,只要改了就还是好妈妈。
孩子无条件的爱着我们,我知道,你一定也很希望可以对孩子和颜悦色,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面对孩子总是那么容易情绪崩溃和焦虑,闺蜜
跟我抱怨了她的无奈和内疚。其实,这种焦虑是人类的天性,为什么妈妈见到孩子容易焦虑和情绪失控呢?
妈妈在见到自己的孩子时,大脑的很多区域都在活跃,本能想保护照顾自己的孩子,但同时也有了焦虑和情绪失控的副作用,妈妈有了负面情绪就只能忍着吗?
当然不是,对于妈妈们而言,真正的情绪管理绝不是一个忍字,如果想从根本上控制情绪,要学会合理发泄自己的忍耐与不满,而不是积压。小情绪会表达,大脾气才不会爆发,最好的办法便是让情绪流动起来,怎么让情绪流动起来呢?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吼完后的安慰与道歉要及时。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在背后之后,最担心的问题是妈妈还爱不爱我,倘若你控制不住吼了孩子,记得事后一定要予以安慰,告诉孩子你依然爱他,并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道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让孩子对妈妈产生恐惧。
第二点,及时转移注意力。
很多妈妈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总是忍不住新帐旧账一起算,其实不想出现失控状态,妈妈们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孩子犯错时,可以让孩子爸爸来处理,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如感觉自己要发脾气的时候先去洗个热水澡,暂时离开,找个安静地方让自己静一静等。
第三点,多进行换位思考。
孩子犯错时,多和孩子换位思考,比如孩子犯错是打骂孩子一顿,还是希望孩子承认错误道歉,在内心回答完这个问题以后,就把孩子换成我,理智的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第四点 事实隔离。
很多时候妈妈对孩子做的小事不能容忍,在于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频率太长,偶尔适当与孩子分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其他空间放空后状态会更好。
第五点 自我觉察与疗愈。
童年期受过创伤的成年人,通常会无意识的把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也就是说,如果妈妈小时候在原生家庭里被吼长大,那么她可能也会控制不住,用吼的方式来养育自己的孩子,所以只有疗愈好自己内心的创伤,妈妈才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当然,这件事情靠自己的能力可能会有些困难,需要的话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