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介作用方面,麦克卢汉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得到了普遍认同,比如媒介作为人类感官延伸,媒介即信息…,以及关于“‘热媒介’与‘冷媒介’”的说法。因为媒介的冷与热有时很难说得清,我更愿意用重语码化、弱语码化和非语码化,以及电媒(可近乎零成本无限共享)和纸媒来分类。
邮件替代信件是电媒替代纸媒,变化体现在成本、送达效率和存档和编辑方式等方面的改进。但它们基本属于文字的,语码化的(当然邮件和信件也不是绝对不能含图像)。可电视对报纸的冲击,网络对包括书籍、影视等几乎一切媒体的冲击就复杂多了,其中短视频似乎具有最显著的粘性增益,影响到了人们认知习惯。
语言的理解与图像不同,必须通过概念和逻辑获得理解。如果单单注意“语码化”程度的区别,你还可以发现,新媒体在认知习惯方面,已经发生了深刻影响。
当手机连接着巨大无比的网络资源时,几乎我们的视听已经连接了全世界,距离归零,信息海洋中,出现了可以瞬时定位的信息GPS,也就是搜索框加你的搜索智慧。
完成定位后,理解的方式出现了多种视图。比如你用的是头条的搜索框,它下面可以横向滑动的菜单就给出了同一类内容的不同视角,视图种类按序包括:综合、视频、资讯、百科、小视频、图像、音乐、问答、微头条等。
也就是你可以在一次搜索中,随意选取适合你的多个认知途径。而根据你使用习惯,认知试图的排序也会自动调整。它反过来又影响了你的认知习惯。
通过互为因果的相互作用,你的认知习惯就被AI算法催眠了。假如短视频让你上瘾,当你查询时,那系统就更倾向给你短视频方式的结果。
而读视频更像麦克卢汉说的“热媒体”,不需要太多基础逻辑和抽象概念的参与,你就对内容的理解满意了,非常高效。至于是否得到真正深刻的理解则不在考虑的范围。
而文字为主的视图(重语码化),大脑必须通过理解抽象概念和逻辑组织,这已经在调动你的知识系统、经验数据、甚至你的世界观。它就是麦克卢汉说的“冷媒介”,它低效,但有明显的学习增益。因为思维本身就是这么工作的。
这个过程是贝叶斯方式的,也就是说,你调动脑内已有模型消化信息时,信息也在反过来训练和修正你的模型参数。注意,这里的秘密在于:贝叶斯过程有明显的累进增益。围棋术语叫“后中先”,看似本次认知效率不足,但因为脑内模型得到积累式的改善,日后的理解能力就提高了。
这就是阅读文字(或收听语流)的价值,它同时告诉你,短视频那样的快餐丢了什么。短视频语流占比低,更多依赖视频图像的刺激,直观、高效,因而上瘾。还自带“泛娱乐”的特点。
我们很容易被这类新媒体慢慢催眠,久而久之,就成为《美丽新世界》里服用幸福药丸的那类奴隶了。
注:配图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