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
【读书笔记】“手推车理论”——如何高效执行

【读书笔记】“手推车理论”——如何高效执行

作者: 岩椒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22:56 被阅读0次

        一辆载满包袱的手推车,需要你推到目的地。这个任务,如何更高效完成?

        主要方法有三:减轻包袱重量、保持心情愉悦、尽量节省推力。

        而我们执行日常计划时,不妨运用类比法,挖掘高效执行的共同点。

一、减轻包袱重量

        除了包袱实在的重量以外,若“事情很多,杂乱无章”,加重心理负担,也无形中增加了包袱的重量。因此,我总结出四步“甩重大法”:

1、给任务贴上标签、进行分类;明确该任务对时间、空间的要求。

2、确认事件“必须去做”且“必须亲自做”。慷慨包揽一切琐事有时是压力的根源。

3、将较大/较复杂的任务分解为“项目”和“步骤”。

4、对大任务的步骤/小任务进行“测算法”,即估计出每一步所需的时间。将一团乱麻分解为整洁有序的小部分。

        我们不愿执行,很多时候是认为任务“麻烦”,将其细分后,就会发现并不难,从而更有动力去开始执行。

二、保持心情愉悦

        归纳任务中断的心理原因,作者提出“思维噪音”的概念。

        思维噪音主要分为:物理噪音、否定噪音、联想噪音。让我们简洁的了解一下这三种噪音,是否会直呼“膝盖中了一箭”?

物理噪音:周围环境的干扰。如“旁边的人视频声音好吵呀!”“室友还在聊天,真烦!”

否定噪音:持否定态度,处理对象之外的无用信息。如“为什么这个非得我来做?”“我写这个有什么意义吗?”

联想噪音:遇到信息浮想联翩,从而花费时间在不必要信息上。如“我查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呀,涉及的这个人是谁?有些眼熟,我也查一下。噢,他还上过节目,这是播什么的?”

        当遇到干扰噪音时,先给噪音贴上标签,对应上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如我对待物理噪音,通常采用换环境、劝说吵闹的人、戴耳塞的方式;否定噪音,则需要从心理上认识到“抱怨无用”;作者则推荐断网法来隔绝联想噪音。总之,一定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使用思考的方式解决烦恼。

噪音拖延症

三、尽量节省推力

        当一项任务启动,其实就会有惯性推动前进;若是停下,就需要再花费力气重新启动。

        作者总结为“先点燃自己再切断退路”。点燃自己,即增加气势;无路可退,即对执行进行时间、空间、网络使用上的限制,让自己“进入状态”。进入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觉时间停滞,陷入陶醉状态,压力得到释放,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定要设定完成的时间段,才能抛开混乱的压力运用测算法。

        作者亦提出一些观点:采用“FIFO”(先进先出)处理模式、不做好好先生、制定长期目标……其中最引起我思考的是“将时间单位的工作意识改变为成果导向的工作意识”,执行任务多想“意义”而非执着于“方法”,从而摆脱迷茫、激发动力。这也是我当前的学习误区。

        愿阅读到这里的你,能做完自己热爱的事,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横山信弘《立即执行术》读后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手推车理论”——如何高效执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aj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