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春天》是纪录片,无关演技、无关剧情。全片用将近两小时的时间,展示了导演父母的生活片段。
平常、温情是电影的主基调。
《四个春天》从上映以来就备受关注,虽然票房只有1000万,但是对于这种“家庭记录片”来说,是不错的成绩。但是因为它拍摄的特殊性,我并不想把它当成纯粹的电影来看。在我看来,这更像是直播。
把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直播给大家看。
没有剧情,没有冲突。电影中间甚至掺杂着PPT式的讲解插入过去的录像片段。我没有看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或者说,他想要精心设计什么。我想,这是电影打动人的原因。越是平常的片段,越是让人想起自己的生活。
亲情是每个人都会有而且每个人都不同的经历,通过对自己家庭的记录,让观众联想起自己的生活。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不在电影中刻意的加上画外音升华影片。它不是叙事,只是记录。老人只是过着自己的生活,对着镜头讲现在发生的故事。不会在镜头前回忆,也不再镜头中预示未来。画面定格在此刻,就是此刻。
感情是会相通的。除了温情的片段勾起美好的回忆,更要感谢导演的牺牲,把姐姐离世前住院的片段、去世后家人的表现呈现在了影片中。这对亲身经历的人来说很残酷,这种悲痛是永恒的,非亲身经历不能理解。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又是相似的,在体会中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什么。
看到这些定格的画面,看到别人的生活。我们会想起自己,各种情绪自然而然的就被调动了起来。人家的记录能够拍成电影不是因为人家想,也不是因为人家技术高超,而是他们懂得怎么热爱生活。
“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材。”
四年大概是35000余个小时,最后影片仅仅剪辑出2小时的内容。期间展示了父母的日常生活。以姐姐的去世作为影片的分割点,由欢乐到悲情到温情。能够拍这样一部纪录片,以此留恋也很幸运了。
如果问我这部片子有什么不足的话。我想多看一看哪里的风景。这始终是别人的故事,拍的再真实还是别人的生活。可能是导演就是家庭成员的缘故,他对身边的一切太过熟悉,他把镜头对准他每一位亲人,却很少给我们展示那里的风景。镜头长时间停留在人物身上、通留在老房子的角落。为什么不让我们多看看那里的风景呢?让我看看老人究竟生活在哪里,那里是怎么样的。
影片后半段,两位老人撑着雨伞去打扫女儿的墓地。站在墓地前看着远方。天上的云、远处的山。在这样的景色下,过着诗意的生活。我有些羡慕老人的生活。
我今天说爱你
不是因为明天我不爱你
而是因为今天和你很重要
每天都要好好生活啊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