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73篇 战略的因果关系

第73篇 战略的因果关系

作者: 小默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3:42 被阅读8次

卡普兰和诺顿的整个工具体系的核心:战略地图,也就是业绩的因果关系。

我们有时候,特别关心业绩,但业绩并不是原因,而是一个结果。当你每天都关注业绩这个结果的时候,往往并不会取得什么好结果。相反,去关注那些一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当找到问题的原因,并使之得到满足之后,取得结果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案例:美孚石油

从1990年开始,卡普兰和诺顿先后发表了关于平衡记分卡的论文。

美孚石油的北美营销与精炼事业部刚好上任了一位新老大。于是他们请卡普兰做公司的顾问,致力于用平衡记分卡的工具改造公司。

90年代初,美孚的经营业绩非常不理想,投资回报率出奇的低。新老大上任后,开始推行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路线。为了让新战略落地,卡普兰和诺顿帮助美孚画出了如下的图示,梳理了业绩的因果关系。特别注意下图标中的箭头方向。

美孚战略地图

从财务出发

既然资本回报率低,所以战略目标之一最后就体现为:要在三年之内把资本回报率从7%提高到12%。

从财务指标出发来思考公司的运作逻辑,是平衡记分卡的基本逻辑,所以,无论是工具的提供者还是企业的管理者,都会从这里开始。

提高资本回报率的途径,无非就是两种:

一种叫做“做大”,也叫“增长率策略”,就是把原有的汽油销售业务做大;此外,再做好其它附加业务,比如洗车、更换润滑油、维修、零售店等业务。

第二种提高资本回报率的途径,叫“做强”,其实就是提高生产率。途径也有两个:第一个就是降低成本,让单位销量的收益更高。第二,就是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也就是在现有的资产水平下,获得更好的现金流、减少库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这些逻辑都可以在上图中找到。它反映了公司基本的财务逻辑。

平衡记分卡虽然强调要兼顾长期和短期,但从体系逻辑上,它还是从财务这个层面入手的。对应财务层面的工作,一般是公司的计划财务体系。所以在使用平衡记分卡的时候,首先要由计划财务体系来启动。

客户分析

所有财务计划,其实都是靠拍脑袋做出来的。计划财务部门做计划的时候,都是要靠勇气的。这些拍脑袋的数字是否靠谱,“销量增长”和“提高生产率”这两个做大做强的思路,从逻辑上甚至是冲突的。这就进入了第二个层次:客户分析。

客户分析,在一般企业里面,是市场营销部门的责任,所以很多时候计划目标能不能实现,一定要考虑市场营销部门的意见。

市场营销部门的分析结果是,他们发现美孚的客户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60%的客户对于优质服务有需求,40%的客户对于价格更敏感,他们并不需要什么服务。如果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就需要增加相应的成本,成本的增加就意味着价格的提升,也就会损失后面的40%的客户。这就需要进行一个取舍。美孚最后选择了差异化聚焦策略。他们决定服务于那60%的客户。总体上讲,他们改善了服务(通过一些技术手法把“快速友善服务”给量化了),由此增加了客户粘性,与此相应的,他们也提高了零售汽油,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当把财务层面和客户层面的逻辑理清楚之后,美孚开始梳理内部的流程。战略地图中的逻辑,在最上面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财务总指标,要把资产回报率从7%增加到12%。然后第一步,就是在财务细节上,对这个目标进行分解,把它转化成更细致的财务指标。比如在什么区域的加油站增加什么新的业务;在什么区域的加油站增加什么新的业务;在什么区域的加油站,原有的业务增长对少。显然,如果计划财务的分解足够细致,并且都能实现,总目标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流程

到目前为止,都是计划财务分析所做出的一厢情愿的东西。你说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增加10%,就能增加10%了吗?所以就必须延伸到客户分析的层面,看看计划能否和真实的客户需求相匹配。计划部门和市场部门要讨论、要协商、要合作、要妥协。要按照市场部门和计划部门的共同愿景,去改善原来只由计划财务部门画出的箭头。

但是,要真正的达成目标,企业内部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业务流程,支持上两层讨论所确立的目标的达成。卡普兰和诺顿把这个第三层叫做“内部流程”。

比如,上面明确了公司要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新业务,由此来获取收益的增长,进而实现资产回报率的总目标。但要想把这个路径打通,公司内部就必须要有一套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来组织相关人员有效选择新产品、选择新业务。并且,更重要的,这个业务流程应该能够不断筛选出好的产品和业务,及时调整出不好的产品和业务

学习与成长

卡普兰和诺顿将之称为“学习与成长”,直白的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源”。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在于,当流程改造确定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事情就是人员层面的事情。没有人、特别是没有合格的人,任何好流程都会是低效率的,客户目标就无法达成,财务目标也就无法达成。所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把不合适的人调开。有些流程涉及到一些新的能力要求,就需要在这个层面进行培训;如果通过培训无法解决,就要通过招聘来解决。

这一层面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人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

这张图示,其实就揭示了企业取得业绩的因果关系。越往下的层次,越是关键性的原因,越往上的层次,其实越是事情的结果。我们做事,其实就是要能够从业绩上的果,推出业绩上的因,再从解决因来逐步追求达成预想中的果。

相关文章

  • 请给我结果2

    战略:战略就是对因果关系的回答,或者说战略就是道理。 战略的作用:战略(因果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 第73篇 战略的因果关系

    卡普兰和诺顿的整个工具体系的核心:战略地图,也就是业绩的因果关系。 我们有时候,特别关心业绩,但业绩并不是原因,而...

  • 请给我结果2

    用战略的因果逻辑来代替执行的果因逻辑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战略是因果关系,执行是果因关系。战略的因果逻辑是有因就有果...

  • 把时间当作朋友之十一

    继续读《把时间当作朋友》,上次读完第5章的第3节。 回顾:第3节是因果关系 人类的思考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人们...

  • #宁向东#管理学#365天日更99

    今日学习:得到专栏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161讲:平衡计分卡 | 学会看长远,162讲:因果关系 | 战略的沙盘推...

  • 《孩子如何思考》-读书笔记第3章

    《孩子如何思考》-第3章探寻真理的三大工具:统计、实验与模仿 孩子究竟是如何弄明白因果关系,并绘制出自己的因果关系...

  • 4D修炼App011 改变了思维方式

    自从接触4D,对身边和团队战略与战术,已经发生了改变,首先检视及分析因果关系why,意识到时间滞延的重要性; ...

  • 清华宁向东162-战略因果关系

    1-卡普兰和诺顿整个工具体系的核心是战略地图,也就是业绩的因果关系。 本讲案例的核心逻辑,如图所示。需要仔细研究一...

  • 日读一卷《蓝海战略》(3)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蓝海战略》的第二部分:制订蓝海战略,包含第5章超越现有需求和第6章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笔记因果关系

    家庭教育公开课笔记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 成功来源于长期观念的保持。 在因果关系中,有时候很难区分因果关系。比如医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73篇 战略的因果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x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