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如何思考》-读书笔记第3章

《孩子如何思考》-读书笔记第3章

作者: 张颖_Grace | 来源:发表于2020-05-07 17:31 被阅读0次

《孩子如何思考》-第3章探寻真理的三大工具:统计、实验与模仿

孩子究竟是如何弄明白因果关系,并绘制出自己的因果关系图的?在这一章里作者给出了答案。作者将孩子弄清因果关系所使用的工具同科学家探寻未知科学领域所使用的工具进行对比讲解,让读者形成具象的认识。统计、实验与模仿,是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常用的三大工具,而孩子自出生时起就是使用这三种工具的熟手了。是不是又颠覆了我们往常对孩子的看法?

婴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在展现他的统计学思维。统计即计算不同事件各种组合发生的概率,并利用这一信息来得出因果结论。哪些词经常会被组合使用,哪些发音之间毫无关联,作者说至少在两岁半时,可能还更早,孩子就已经能够利用概率来进行真正的因果推理了。

而在更小的时候,婴儿已经可以做实验了,比如会通过反复不断地把球扔下床,来观察大人对此行为的反应。为啥孩子们都喜欢积木和乐高?正是因为可以随心所欲地尝试不同的积木组合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一章里作者列举了三个实验来展现孩子是如何通过实验来学习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仔细回想,在自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能找到同实验相似的场景,我们把这些场景统称为“玩”。玩耍对孩子极为重要,玩耍让孩子能够以此认识世界。当父母的必须对于“玩”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而模仿是另一种高效地学习因果联系的方法,从简单模仿大人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到学着父母的样子叠衣服、摆碗筷、同他人互动......在孩子越小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越大,正是因为父母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当孩子逐步长大,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接触人群的扩大:亲戚、同伴、老师、陌生人,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知道这点后,父母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成长?记得之前看《教养的迷思》一书时,其中讲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中有一点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为其找到合适的环境和同伴。

这一章可能是全书提到儿童实验最多的一样,我数了数前前后后有不下12个。实验案例的增多加强了这一章的可读性,反正我在读的时候,脑中回想的都是我家娃小时候的萌萌姿态。

到今天为止,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孩子如何想象世界与他人”就说完了,从明日起我们会进入第二部分,来说说孩子如何感知外在与自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如何思考》-读书笔记第3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aa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