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旮旯的小山村,有这么个小故事。
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砍柴挑水,二儿子放牛扯猪草,而小儿子呢,则玩玩弹弓射射鸟。
这三个孩子的情况,恰如古诗词描绘的有几分神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是一副美好和谐的农村家庭
幸福的画面。
却产生了对分配不公这一社会现象予以描述和讥讽的经典语录:烧火的吃鸡肋,玩火的啃鸡蹆。。
他仨兄弟家有天破天荒地宰杀了一只鸡,大儿挑水,二儿烧水,三儿却在一边玩水。大儿抱柴火,二儿添柴火,三儿玩柴火。
开饭了,他仨的爸妈给大儿二儿子每人一个少肉的鸡翅,却给三儿一个粗粗的鸡腿,鸡腿粗大而多肉,鸡翅细小而肉少,大儿二儿就不高兴了,说凭什么出力劳动的人得到的少吃的差,玩儿的人却吃得多吃得好,不是说按劳分配吗?
由此他家仨兄弟创造出:烧火的吃鸡肋,玩火的啃鸡蹆这么个直指分配不公的俗语。
细细想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形象生动贴切又通俗易懂,不禁让人莞尔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