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作者: 兔子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9:17 被阅读19次

背景:

北京开展乡村振兴,整体整治建设乡村,这次要求设计及规划师下乡,驻场乡村,进行设计,我们作为规划师对许多村子进行了细致的走访和调研,感觉是新时期的上山下乡,乡村给我们这些城市长大的孩子展开了一面活香活色。

激烈A村的村民代表大会

为了了解村民对美丽乡村的真实需求和要求,我们晚上让村长组织了一个村民代表大会,当时来了30多人,整体感觉A村的村民年龄都不大,以中年为主。刚说明来意,一个蓝衣大妈就开腔了,她说现在开放二胎,家里的房子不够住,而镇上又不让加建2层,导致居住很拥挤。周围人也相继支持她说的这个现象。很强烈的要求加盖二层,蓝衣女说我们也不要政府补助,就给政策,让我们自己加建就行。其他人又开始反对她,你凭什么代表我们呀,并不是每家条件都像你们家这么好,我们还是想要政府能支持是最好了。然后村民七嘴八舌都在讨论加盖房子的问题和没有增加房屋面积自己有多不方便。不能老在这一个问题上纠缠,我发话了:“”我们一定会向上面反映这个问题,可是这个涉及到大的政策,需要镇里决定,我们可以往下继续说。还有没有其他的需求?” 这个时候村民不依不饶:“我们就要最基础的生活保障和便利,这都做不到,要什么美丽乡村,把墙粉刷了,修个小公园都是表皮,对我们没有用,我们连房子都不够住,你们要做事就要先把这个给解决了。其他的没得谈,你们是政府派下来的,如果你们不把加盖二层的问题解决,你们的方案我们就都不同意,都不通过!” 我长这么大,没经历过这样激烈的村民代表大会,很是震惊,要是10年前的我,遇到这种围攻的场面,我该哭了吧。。。

议题二:煤改天然气费用太高。

当年A作为第一批试点村,做了煤改气的改造,政府花钱给家家户户做了煤改气,可是用了这几年发现,煤改气一个冬天要花5000-6000;而别的村这两年煤改电,一个冬天只用花2000-3000. 很多村民为了省这个费用,冬天只敢用一小部分,家里很不暖和。同时天然气管道是相互连接的,不像电有各个屋子的开关,有些屋子没有人也要通管道,给居住在里面的人屋子改造设计带来了很多不方便。不过我们也都知道国家当年花这么大力气和金钱做了煤改气,又怎么能一下子推翻,重新做煤改电呢?但是这增加的使用费又该谁来买单呢?

议题三:发展问题

A是个搬迁村,之前是从山沟里搬迁到现在新址,村集体还拥有山域一大片面积的林地所有权。当年村里就把山沟给外面10来个老板租出去了,靠着山沟的租金,给村民能分得一份收入约3-4万,村民躺着收租子也乐得清闲。村子的未来也就是靠着这个大山能得到希望和发展。这些年国家对山沟里的旅游开发、建设管理的非常严,山里老板的地盘做旅游开发和休闲度假都没有合法的手续。曾有一段时间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到现在又停下来了。渐渐的有老板就退出了,那村子里依靠的租地收入也就没有了来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民生与政策的矛盾。

我们进山采访了十年前就来到山沟搞旅游开发的张总,这些年景区是渐渐打造起来了,代价是卖了城里的房子,之前开着大奔进山,现在换成了二手破吉普。在山沟里花了十年时间,为了以后能成为城里人的休闲圣地,没想到政策一收紧,且不要说发展了,就是这些木屋、景区不被拆就万幸了。张总对山里的资源如数家珍,对一草一木也充满了感情。他算是幸运的,很多不幸的开发商,砸了钱租山租地,也投入了资金建设,现在被困在山里,发展不得。

村民也知道山林的这个沟是村子的经济动脉,也建议可以以村集体成立一家旅游开发公司和这些开发商一起开发旅游。想法是好的,不过现在的政策看来,这些都行不通,北京对山地旅游开发收了紧箍咒。

议题四:农业不赚钱

之前我想当然,在农村的人经济来源当然是种地、种蔬菜、水果。可是这些村子转下来才知道,如果不靠国家的补助,农业根本不赚钱。有时候即使有国家的农业补助,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尤其是基本农田只让种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加上现在人工普遍贵,原材料种子、肥料、人工都在涨价,只有这些粮食收购价是限价,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年轻人继续种地的已经很少了,主要都是进城打工。村子里很多地,都是老年人在种,也有不少在撂荒。

玩味的细节

在我们走访过程中,见到一个老奶奶坐在户外的一个破旧的沙发上乘凉,就随手拿起手机给她拍了张照片作为资料,同事给老奶奶打了一个招呼:“大娘,我们给你拍张照。”老奶奶随即回到:“给钱么?” 我们笑着说,大娘您也挺会开玩笑的。心里默默的感到一种悲凉,村子里无形的精神世界也在凋零,一切都是向钱看了。和老人们聊天知道之前每个村子都有两座庙,一座是关公管活人,一座是阎王爷管死人。之前破四旧全都拆了,村子里感觉没有什么信仰和精神寄托,也没有一些文化的遗迹。

这次这么细致的走访调研很像小的田野调查,觉得很让我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我能做的首先是记录我的所见所闻,留下一份站在我的眼光的记录;同时,也借着这次机会做好我们的规划设计方案,为村民实实在在的改善一些生活环境,解决一些问题。(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背景: 北京开展乡村振兴,整体整治建设乡村,这次要求设计及规划师下乡,驻场乡村,进行设计,我们作为规划师对许多村子...

  • 缅怀过去 珍爱当下

    缅怀过去 珍爱当下 一一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我们这一辈,文革“上山下乡”的“知青...

  • 上山下乡

    穷山恶水出刁民 穷乡僻壤无wifi 方向感不好这个事实一直在困扰着我 嫉妒使我面目全非,所以我一直认为那些方向感极...

  • 上山下乡

    公鸡还未打鸣,林大娘家煤油似的灯变亮了。 林大娘没有叫醒打着鼾声的老头,昨日去地里除草,老头受了一...

  • 上山下乡

    老干部

  • [乡土] 围着理想前进(55)

    目录:围着理想前进(目录)下一篇:围着理想前进(56) 四、上山下乡 夏日,骄阳似火。教室里,黑板上:“上山下乡总...

  • 父亲的往事(17)长子童年二三事

    【童年最早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下放。下放的官方称谓就是父亲下文中的“上山下乡”。为区别于当时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人们把...

  • 上山下乡的日子

    今年,人忽然变懒了,微信步子也不刷了,连种花换盆子都今天拖明天,不愿意伸手。惟有一样还是情有独钟,那就是上山下乡,...

  • 偶尔想想  X

    朋友的哥哥曾经是知青。 那个年代的青年,甚至有很多刚刚初中毕业,就满腔热血地报名上山下乡去了。报名上山下乡是当年最...

  • 孙保兴《北京145中记事【120】那年上山下乡潮》

    【120】那年上山下乡潮 上个世纪中叶之后的一段时间,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股上山下乡之狂飙。此狂飙力度之烈范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sn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