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慢热的孩子尽快进入状态
第一招:别提“紧张”两个字
没错,看到好多上公开课的老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往往也会说:“别紧张,慢慢来,再想想……”或者刚开始上课,就会说:“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其实,这样的发问,是完全不会缓解孩子们紧张情绪的。因为教师问学生紧张不紧张,相当于给孩子们一个心理暗示。有些孩子也许不紧张,被老师这样一说,说不定也紧张起来了。哪些本来有点紧张的孩子,听了老师的话,会更紧张。那,怎么缓解这种紧张情绪?
张老师说:“课前谈话是比较常用的策略”。只是。课前谈话要有设计,最好与这堂课有些联系。谈话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为宜。
课前谈话,要让学生笑起来,谈话的内容要有意思,尽量让学生多说,愿意说敢于说低年级,还可以适当跟学生一起做做简单而好玩的小游戏。
课堂中对于不爱回答问题,或者不举手,冷场子时,张老师联系这一招。
第二招:多摸学生小脑袋
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避免冷场子。张老师举了于永正老师的一个例子。于老师有一次在新疆上课,遇到孩子们怎么启发也不举手的现象。于老师立马改变了思路,让学生跟着他一起读。于老师一句一句教,孩子们一句一句地跟读,并在这个孩子的头上摸一下,那个孩子的头上摸一下。大家读得越来越好,接下来,于老师问,刚才被我摸了小脑子瓜的举手,一下子举了不少手。就这样孩子们胆子渐渐胆大了起来。
第三招:多让学生小组交流
张老师提的这一招,我也经常会用,遇到课堂沉闷,学生不回答问题时,用这一招,屡用屡爽。
第四招:激发学生好胜心
张老师说的是公开课上,特别是借班上课,可能班级是临时几个班凑成的,孩子们之间比较陌生。所以,教师上课前,要悄悄问一下学生。如果是多个班级组成,那就请学生课前夸夸自己班里的精英人物或有个性的学生。要善于“煽风点火”。
第五招:让学生把外套脱了
多种招数使用,孩子们还是不能进入状态,那就看看是不是孩子们衣服穿多了?因为台上灯炙烤得过热,孩子们额头会不断冒汗,这时候,让孩子们把外套脱了,活动活动,也许就会放开了。
第六招:把听课教师当木桩
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剩下的,咱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场面难看,也没有办法,唯有把听课老师当木桩,自我安慰呗。
说说“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
同课异构
通过“看点”去“看见”。看见文本解读的异同,看见目标制定的异同,看见课堂实施的异同,看见课堂理答的异同,看见教学智慧的异同。然后,求同存异,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板块的推进。
同课同构
同一篇课文用同样的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班级演绎,课文是相同的,教学设计是相同的,但教学效果常常大相径庭,这里面的东西更值得人深入思考。
年轻教师在起步阶段,反复观看名师录像或阅读课堂实录,然后借助名师的设计到自己的班级里试着上上看,这种试着上上看,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同课同构。
“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各有不同价值。前者,侧重研究教学实施的智慧;后者,侧重研究教学设计的智慧。
异课同构
一是,围绕同一位名师的不同的课,研究他的课堂共性。
二是,研究同一体裁(或类型)的不同的课,从中把握这一类课的教学规律。
三是,研究同一篇课文,不同名师的精彩演绎。
张老师建议
年轻教师:
起步阶段更多适合“同课同构”,在反复模仿中学步。
骨干教师:
更多适合“同课异构”,在与别人的对比研究中增长教学智慧。
迈向卓越的教师:
则可以多一些“异课同构”,在系统研究中,改造心智模式,形成独特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