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于老师在《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介绍了他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那么他在《圆明园的毁灭》和《再见了亲人》这两篇课文又是用了哪一种呢?
于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是比较陌生的,但于老师上课伊始,同学生进行了一段交流:“怎么知道我姓于?”“对我的印象如何”……这些话题,看似闲聊,实际是切切实实的口语训练。接着询问学生将要学习哪一篇文章?课前读了几遍,板书课题时,边板书边指导书写,让学生跟着书空题目。当写完题目,再让生齐读课题,接着,于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深沉地)大家一读课题表情立刻变了,再也不像刚才那么活泼可爱了。这句话是对学生的肯定,是情的引导。
很明显于老师在这一课的导入中,进行了写的指导,说的训练,通过谈话导入,看是无心实则有意。对比我的课堂导入,感觉单调有余丰富不足,我只重视“导”的作用——激发阅读兴趣,而忽略了每一个环节应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今天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并思考从课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而忽略了这个题目中“邱”的读音,以及让学生跟着书空题目的环节。
《再见了,亲人》这一课,于老师是这样导入的:上课伊始,开门见山板书课题,然后,谈了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接着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然后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对谁说的话?通过预习,你们明白了吗?”这样的追问,比直接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或者,“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带着问题概括课文内容,给学生建立一个支架,学生概括时,就会很顺利。这让我想起今天讲《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我先让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然后,同桌互相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句串起来,概括课文的内容,没想到效果非常好。为了避免学生把所有表示时间的词句画出来,我给予提示“表时间的词句在一段的开头,”这样,学生就轻易而举地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知,课不同,导入方式也可不同,无论使用什么方式的课堂导入,只要始终记住围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一核心。就不会出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