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跟读,欢迎关注公Z号《私想活动》】【45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第二天早上起来,匡超人拿着银子到集市买了几头猪。猪是用来养的,回来放在猪圈里,但是先拎出一头来杀了、烫烫洗洗弄干净,“分肌劈理”卖了一个早上。同时又买了斗把豆子,磨了一厢豆腐,也都拿到街上卖了,赚的钱就放在太公床底下。
这些细节,都显示匡超人是个聪明人,不是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啥活都能学到手。当然小说写得也有些夸张,第二天早上买豆,估计怎么着也得第三天才有豆腐卖吧?第二天早上买猪杀猪都忙不过来,估计杀完也赶不了早市出货。
但是不管那么多,反正匡超人聪明能干,干好活了就在匡太公房里坐坐,看着老爹无聊,就把当时西湖上的景致啊、各种各样的吃食啊、还有各处听来的笑话啊,七七八八跟老爹说着。匡太公听了,自然开心得很。
过了一会,匡太公想要上出恭,叫他赶紧喊娘。匡太公不是只能躺着么,于是他娘进来,准备替他屁股底下垫布。
孝子匡超人到底是聪明,他说:爹要出恭,就不要这样搞呢,这布垫在被窝里,出恭不自在,而且每天要洗这布,娘也吃不消,不要熏怕了。匡太公说:我要是能站得起来倒来了——那不是没办法么,也没有塑料布、尿不湿什么的。
匡超人说,你不方便站,我有办法。他走到厨房里找了一个不用的瓦盆,盛满了灰,拿进房里放在匡太公床前,再拿了一条板凳放在瓦盆外沿,自己则爬上床,把太公扶了横过来,两只脚放在板凳上,屁股对准瓦盆里的灰。他自己则钻在太公两腿中间,双膝跪下,把太公的两条腿捧着自己肩上,让太公躺得安安稳稳、出恭自自在在。待到完事,再把太公两腿扶上床,仍旧直过来。这样出恭出的畅快,被窝里也没有臭味,他娘也免得洗布。然后他就把板凳端开,瓦盆拿出去倒了,依旧进来坐着。
这段细节,虽然想像起来并没有什么趣味,甚至还有点异味,但为了显示匡超人之孝,读者们还是认真看看吧。当然,围观群众也知道,一般人确实做不到这些。而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匡超人做了,其实恰恰表明作者另有意图——毕竟,文似看山喜不平,作者一定会让我们看到意料之外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