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74932/bca237c2e43bfa8a.jpg)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 中华文化》 拟课设计
(基础阅读课2)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实验学校 孙晓静
学习内容
教材文章 22《陆羽与茶经》
夺冠新课堂 P 41《李时珍与他的著作》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及表达的情感。
学习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大家一起21、22课进行了整体预习,你们不但学会了这两课的生字词,还学会用要素串联法概括文章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1、22课。
二、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课本22课《陆羽与茶经》和课外阅读《李时珍与他的著作》两篇文章,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师:大家有信心完成么?
生:有。
师:老师相信大家能完成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陆羽与茶经》。请大家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三、学习教材,以例悟法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来说说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我们还知道文中还讲述了陆羽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谁来回答?
指名生回答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陆羽与茶经的故事。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学习提示:
自由读课文 第2~8自然段,思考:
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地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可边读边做批注)
2、指名生回答。
生答:军士取来水后,陆羽马上用勺子舀水。
他看了一下,又用勺子轻轻地掂了掂水,
说:“这水是临岸的江水,不是南零的
水。”
陆羽没有吭声,默默地将瓶水往外倒。
倒至一半时,他又用勺子取水扬了扬,说:
“这才是南零的水呢!”
(通过舀水、掂水、倒水等一系列动作,
刻画出他鉴定水质的高超水平。)
默读课文9、10自然段,思考:
1.陆羽为什么要写《茶经》?他是在怎
样的情况下写这部书的?
2.为了写《茶经》,陆羽做了些什么?
花了多长时间?
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人物精神?
A.生自主学习。
B.小组交流。
C.指名学生回答。
师:陆羽为什么要写《茶经》?他是在怎
样的情况下写这部书的?
生1:朝廷好几次要他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志向是推广茶艺,撰写《茶经》。
这句强调陆羽不求功名利禄的态度十
分坚决。表现出陆羽淡泊明志的奉献
精神。
生2: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为荣,不屑于写这样的“闲书”,而陆羽却毫不动摇。
这句强调陆羽不随波逐流、不放弃自己推
广茶经的态度十分坚定。表现出陆羽不追
求名利、淡泊明志的精神品质。
师:为了写《茶经》,陆羽做了些什么?花了多长时间?
生1: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荆楚大地、吴越山川...…
理解:陆羽为收集撰写《茶经》的资料,走遍天下,历尽艰辛。
体会:陆羽执着不懈,顽强不息的精神
生2:我通过“经过十六年的游历”“历时五年”“又过了五年”“历时二十六年”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到了陆羽执着不懈,将自己的半生都献给了《茶经》。
师:是啊,同学们,陆羽历尽千辛万苦,历时二十六年写出了《茶经》。《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述也相当细致。写完《茶经》以后,陆羽又周游各地,推广茶艺。
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哪些影响?
指名学生答
产生的影响
(1)关于茶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2)饮茶的人越来越多,茶的地位
也日益提高。
(3)饮茶品若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茶和茶文化传到日本,形成著
名的日本茶道。
陆羽为什么会被后人尊敬称为《茶圣》?
小组合作学习,反馈:
(1、陆羽精通茶艺。
(2、陆羽拒绝功名,游历天下,广泛搜
集资料,潜心从事茶的研究和著述,
历时二十六年,写就巨著《茶经》
(3、陆羽周游各地,推广茶道,促
进茶文化的绵延发展。
四、学习丛书,体会方法
师:陆羽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像陆羽这样为人类做贡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如被人们成为药圣、医圣的李时珍,下面我们就走进《李时珍与他的著作》。
阅读《李时珍与他的著作》
想一想: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李时珍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相关句子体会。
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五、当堂检测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
1.朝廷好几次要他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志向是推广茶艺,撰写《茶经》。
2.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为荣,不盾于写这样的“阔书”,而陆羽却毫不动摇。
3.一路上,他风餐意宿,日雨淋,足逆追布巴山而水、荆楚大地、吴越山川……
(编辑 河南林州张贵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