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聊唯识论

浅聊唯识论

作者: 味禅 | 来源:发表于2020-09-29 13:21 被阅读0次

世间什么书都好读,唯有佛教的唯识论,太难理解了。法相唯识为佛学中最精粹之学问,过于繁琐的义理和复杂的名相,读起来很拗口,没有根性的人,没有具备一定知识的人,即使读了也根本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如果真的想了解佛法,深入佛法。唯识论是一定要去研究学习的。唯识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启心识的钥匙。因为宇宙一切万有,都是识心所显现。人生宇宙的问题,是为学术上之大谜,粗浅的研究是为科学,迷谬有的信仰是为宗教。虚玄的讨论是为哲学。对于佛法其精义都在法相唯识上。


唯识之学,发端于弥勒,而集大成于护法,然而护法的学问,却不在印度发行,却由论师传至玄奘法师。后独盛于中国,真是一奇啊!在中国思想统系,大多遍近禅宗,自唐朝后,禅宗特别的兴盛,唯识绝迹。又经三武灭佛,及其它原因的摧残,则关于唯识之典籍皆遗失,唯有在日本独能保存。所以现在的由窥基法师,慧沼法师等,写的唯识著作,很多都是从曰本取回的。


唯识,识为能唯,故唯即识。一切法为所唯,识以了别为义。是能明了分别诸法者。那什么是识?即心法之八识心王,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的。唯识的“识”较通俗的知识的识,与心理学上知识与感情意志等,对举的识皆不过识的一部分,不足以尽唯识的识义,而且相差甚远,哲学上“知识论”的识义,并不是唯识论所明广义的识。这些对于学唯识的,一定要分清楚的。


唯识的“唯”字的意思即是说,凡宇宙一切所有,都不离识的关系和不出识的范围。识能统摄万法,而万法可归纳在识。


唯识说一切法不离于识,但为什么一定要把一切诸法都归纳到识上去呢?若了解万有的诸法,时时刻刻都不离识的影响。和受识的变化,而识又即是每个人的各自心时。则各人便皆可以解决现实界苦痛的能力。


对人类而言,有三重的压迫:一一自然人为的原因,自己的原因。一一就自然界而言,有寒,热,风,雨等种种的灾难。这是自然界所给我们的苦痛。一一人为的界而言,其苦痛更多,如社会上之习惯束缚,人与人之间的罪恶,人的自身问题,如饥渴,劳顿,病苦,死亡等。


如果不明了唯识,人就会有四点忧患:第一点:是悲观者流。就是看见这现实世界的许多的苦痛,仿佛这些都是固定的,没有办法改善或改变,于是心里产生悲观的情绪,甚至自杀。


第二点:对于现实世界的环境产生了满足的感觉,没有想去改变现在的状况,而醉生梦死其中。


第三点: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个规定命运的圣者。产生神教,去求神拜上帝,向之乞怜求哀。


第四点:认定我们外边有些东西使我们痛苦,故而极力向之争斗!如古代宗教有光明与黑暗争!


这些以佛法的角度看来,都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佛法就是要使人离去诸种错误,而去获得解除痛苦的进善的人生之道。万法且多随识转变,而识又即是人人可以自觉自动的。这样则明白唯识,那世间一切没有什么不可解决的了!


相关文章

  • 浅聊唯识论

    世间什么书都好读,唯有佛教的唯识论,太难理解了。法相唯识为佛学中最精粹之学问,过于繁琐的义理和复杂的名相,读起来很...

  • 浅聊唯识《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之精髓,乃玄奘大师,在译得数百卷唯识后,对八识体系所得的心体会,造诣极深。 八识规矩颂,是将...

  •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述 之缘起

    百法明门论是唯识宗、唯识学入门的书籍,因为在唯识宗当中有很多经论,被称为六经十一论。这部论就是入门的。虽然它很短,...

  •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

    隆谦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座 第一讲2018.06.17于圆通寺 这部论认为是唯识宗、唯识学入门的书籍...

  • 华严宗祖庭经论释义八 识 规 矩 颂 新 注

    唐·玄奘 造 马友生 注 序:玄奘法师为了让后来者学习《唯识三十论》(《成唯识论》),有一个更快的入道门径,他根据...

  • 浅聊博弈论

    提起“博弈论”,大多数人并不感到陌生。一个众人皆知的案例—“囚徒困境”便是我们学生时代颇为烧脑的一个话题。说到博弈...

  • 唯识三十颂讲话,慈航法师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 《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

  • 唯识学:从现在到未来的你

    今日(2018.10.26 夜)学习唯识论,将概要用思维导图总结如下: 佛陀的教学有三个重点: 唯识学 是 从现在...

  • 唯名论和唯识论

    其实这是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 唯名论的意思就是共相是不存在的,共相没有显示性,而唯实论则认为共相是存在的.那么进一...

  • 成唯识论2

    “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迷唯识者;令达二空,于唯识理,如实知故。” 解释这个《唯识三十颂》还有一个道理,就是他们对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聊唯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ke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