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集贤馆哲学之光
雅士“君子之风”的九大境界

雅士“君子之风”的九大境界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9-20 01:07 被阅读0次

文人境界的体现,多有“君子之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音乐琴、学者谈诗、文人乐书、雅士乐画、静者知香、动者喜酒、清者礼茶。

仁者乐山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群山巍峨,拔地而起,稳据一方,根基毫不动摇。大山有着宽广的胸怀,草木皆生于其上,登顶望远,极目远眺四方,人的心境也会豁然开朗,感芸芸众生如蝼蚁一般,有限的生命渺小与大山相比顿显微不足道,恩怨情仇消失无踪,故仁者乐山是成为仁者的必然。

智者乐水

素纸凝香翰墨融,朝思暮白笑霜风。

竹筛月色心如故,雁过云天境不同。

半卷残词情路远,一帘烟雨梦华空。

由来淡泊红尘事,山水萦怀醉彩虹。

智者喜欢水的灵性,深不可测、以柔克刚的秉性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大自然的水从来不满足于固定在一个地方,水是喜欢在运动中展现它的魅力所在的,它从来不会以固化的思维来看待万物,在精灵般的、无孔不入的身体里展现给人类无穷无尽的智慧,它从不倒行逆施于任何地方,总是往最需要它的地方流淌,水往低处流而滋润万物、孕育生命 ,它就是生命的摇篮,我们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故有上善若水的智慧。

知音乐琴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唐人王昌龄曾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之说。后人也曾有:“遇物发声,想像成曲。江出隐映,衔落月于弦中;写于声韵,始激切以畅鬼神,终练德而合雅颂,使千载之后,同声见知,此乃琴道深矣。”

学者谈诗

逢君莫道江湖事。
一壶酒,化作诗百首。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所以每次告别都是认真的,“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所以每次思念都是深刻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诗歌给不了你什么立竿见影的具体功用,所以你可以认为它是无用的。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有尽却意无穷。那些须臾之间稍纵即逝的美,美得像蝴蝶,却被诗人用诗句捉住了,乃至千载之后依旧灵动翩跹。这些伟大的诗句永远不会死去,它们会在遥远的某一天复活。

文人乐书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动者喜酒,敬一杯清酒,寄豪情万丈;清者礼茶,一树蝉声下,尘心洗涤净;文人乐书,坐拥万卷书,心驰千里外。褪去喧闹繁华后,生活的本质,终回归本我。或清谈文乐,不亦乐哉;亦可手捧书卷,沐浴阳光,独享静谧悠闲。

雅士乐画

楚色三江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画界有“山随画活,云为诗留”的说法。一幅奇妙的山水画配以优美的诗句,既可以使画面生辉,又可以抒发诗人、画家的情怀,如“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齐白石有一首题山水画的诗:“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心千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再如启功的《秋山》画面题诗:“粉渍微云翠点峰,山川草木发新荣。赘毫补得房山缺,一抹遥天晚照红。”

静者知香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明亮的窗前打开一卷经书,

安静阅读参悟中消解尘缘。

把经文中蕴含的无限深意,

寓注于这袅袅升起的青烟。

在专注于经书时产生戒定慧,

奇妙的境界恍惚已经天人合一,

我难道没有灵台清明平和么,

在现在心里像大梦出行的样子。

炉火中一柱香烟孤独升腾呈现碧色,

慢慢散开一缕缕变成细雾上千。

烟气飘飘摇摇凌空飞去,

恍惚飘渺又似被风吹还。

世界上的事情有过去现在变换,

烟气的性质没有变迁。

就像是水中的月亮一样,

水波平静之后就会显现圆月。

动者喜酒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生如茶,千回百转,味道似苦似甜,要慢慢品,才能懂得其中的乐趣。而岁月如酒,越陈越香,味道辛辣醇厚,一入口,就沉醉其中。

行走在尘世间,我们左手一杯茶,雾气缭绕中,看遍人生百态;右手一樽酒,仰头一饮,醉在今朝。

清者礼茶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第一》中曾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他还说:“夫岂外饰,盖自然而。”

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对此注释为:“寻绎其旨,甚为平易。盖人有思心,即有言语,既有言语,即有文章,言语以表思心,文章以代言语,惟圣人为能尽文之妙,所谓道者,如此而已。”

因此茶诗、茶联也成为文人雅士、高僧大德体悟心境、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有茶有诗,览山水胜景,参禅悟道,释然放松,茶和诗成了古往今来众多文人最浪漫的两个元素。饮茶的境界,与文人雅士恬然淡泊、崇尚田园山水的生活情趣,十分相应。以茶会友、以茶雅志、以茶立德,体现了中国文士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

相关文章

  • 雅士“君子之风”的九大境界

    文人境界的体现,多有“君子之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音乐琴、学者谈诗、文人乐书、雅士乐画、静者知香、动者喜酒...

  • 君子之风啊,君子之风!

  • 君子爱人,仁者之风应自幼培养

    君子爱人,仁者之风应自幼培养 君子之风,是华夏之风,君子之道,是“仁”与“爱”,而仁爱的践行,其实是人人皆可为的事...

  • 李林吉的两幅楷书,具晋唐遗韵、雅士之风。

    李林吉的两幅楷书,具晋唐遗韵、雅士之风。在浮躁之风盛行的今天,实属难能可贵。

  • 君子之风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国学都是已经陈旧了的老东西,无论饮食、服饰甚至是教育理念都在跟着西方走,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这...

  • 君子之风

    竹翠临风倾玉月, 梅红傲雪仰冰洁。 柏硬悬崖倒挂长, 兰草枯去叶不斜! 作人应学四君子, 刚直不阿有气节, 腹有诗...

  • 君子之风

    沈从文当年小学四年级毕业,为改变命运,跋山涉水到了北京。在别人的资助下,成为北大的一名旁听生。无奈造化弄人,虽勤奋...

  • 君子之风

    培根说:“如果说人前说人好话难免有讨好、奉承之嫌,那么背后说人好话则是真心实意地对别人好。” 一个真正为别人着想的...

  • 君子之风

    我们都是佛前的青莲,清尘脱俗,有着自己的君子之风。只是宿命流离,经历了太久红尘,易忘却了自己。 烟雨江南,秋深迟...

  • 君子之风

    我的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和好多人不一样,大家可能都强调把着眼点放在孩子身上,我则要放在父母身上,强调为人父母在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雅士“君子之风”的九大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qu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