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即新生

作者: 兰若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21:07 被阅读29次


世界如此多彩,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世界又是如此灰暗,每天都有伤心事发生。

海南D7166动车上,前座一名李某女乘客调整座椅时,把后座杨某水杯碰翻。由于水杯中装的是热水,水洒出来烫到了杨某。

杨某起身与李某理论,视频中可以看出李某并未给杨某道歉,反而旁边的另一位女性争辩道,带着孩子不方便,你想怎么样?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杨某,随后杨某在李某经过身旁时将一杯开水灌入了李某的衣领及右肩处,造成二级轻伤。

杨某自然也为冲动报复承担了沉重代价,面临拘留以及罚款。

我在想,李某后悔吗?如果当时能够及时道歉,是不是就不会遭到报复?带着孩子出行的确有诸多不便,但是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伤,道歉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真诚的道歉,善意的补救,是不是就能平息一场怒火?

万物生灵,一体二相,善良与恶魔相伴,为什么要激发别人的恶呢?为什么要挑战人性呢?

杨某会后悔吗?一定会吧!当她自己冷静下来的时候,那个善良的自己也回来了,如果看到自己视频中的样子也会被吓到吧!

我看到视频下面谴责她的评论里大多是说蛇蝎女人,心肠歹毒之类的。

而我觉得她只是一个未断奶的巨婴。

婴儿就是如此:当我发出一个指令,世界就得围着我转。如果没有,那就要毁灭掉一切。

我饿了,妈妈就得来喂我。我渴了,妈妈就得喂我喝水,我要抱了,妈妈就要过来抱我。我不开心,妈妈就要来哄我。

如果妈妈或者照看人没有满足以上,就会感到绝望痛哭,好在婴儿不具备破坏能力。

当李某向杨某发出指令(你调整座椅烫到我了,应该向我道歉),但是杨某反应木然,并未道歉。这时自恋感的挫败感攻向了自己,引发了自己内心毁灭对方的恶。

如果只是冲动情绪下犯下的错误,人还可以多学学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去有意识地改变。

但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还是个巨婴的话,类似的错误还会再犯,还会一再归结为自己情绪没管理好,易发脾气冲动导致的结果。

这种巨婴性格武志红曾有过精确描述:任何容易暴怒的人,都必然由自恋性暴怒控制者。

这种自恋性暴怒控制者内在的逻辑是这样的:

1、任何不如意,都是在挑战我的自恋;

2、任何不如意,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都有主观恶意动机在;

3、有主观恶意动机者,必须向我道歉;

4、否则,我就灭了你,或者灭了我自己。

好在,杨某泼向李某的只是一杯水,造成的伤害不至于无可挽回。

但是,砍向江西上饶十岁学生的那把刀却是永远地结束了一个孩子的生命。

如果说有魔鬼,其实那个魔鬼,正是暴怒者自己,他们期待别人和世界必须配合他们的意愿,保证他们意愿的实现,否则意愿的能量,就变成了暴怒。

能看到这一点时,他们对自己的暴怒,会多了很好的觉知,以后就可以相对好一些地管理这份暴怒了。

而觉知正是与自己和解最重要的一步。

觉知即新生。

相关文章

  • 觉知即新生

    世界如此多彩,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世界又是如此灰暗,每天都有伤心事发生。 海南D7166动车上,前座一名李某女乘客...

  • 觉知即当下

    觉知即新生,觉知即当下,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是完全清醒的一个人,他不会活在头脑的梦幻泡影中,当一个不觉知的人,会出现...

  • 集合队列信息处理技术

    看见即觉知,觉知即行动。 建模即创造,裂变即复制。 效率即舍弃,交换即价值。 时间即财富,劳动是

  • 觉知即永恒

    死不可怕,怕死才可怕! 当你觉知了如如不动的“如来藏”,或那个“道”,或是“宇宙意志”, 当你了悟“你我”“生死”...

  •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之我见—— 格,可以理解为“觉”,即觉知; 物,可以理解为“念头”; 致,即见到; 知,即“良知”。 ...

  •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2)

    觉知既然与浮念不两立,有觉知即无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觉知。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觉知与浮念同时并存呢?这是因为觉...

  •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心想生老师解读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一、知见立知: 当你知道你在觉,觉本身就一直在觉。 但是她没有意识到她在觉...

  • “太极心法”之“太极真如”说,曁心法入门基础篇!

    文/孙鸿伟 一、【觉、感、知】 (一)[觉]即“纯然之觉”,或者叫“无主观评判的觉知”。 1、概念:觉,也叫“觉知...

  •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行。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知”作动词,知道; “知”作名词,良...

  • 缠丝顺口溜~~知幻即离

    即觉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不怕觉迟,就怕不离; 不怕不离,就怕作实。 若不作实,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没有渐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知即新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qy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