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弯儿,顺着江边走,不知不觉,走出了十几里路,来到了县城的西江桥边。西江桥位于桓仁县城西侧,始建于1936年,1946年,为遏制国民党攻打县城,曾将桥墩炸崩,解放后又经过两次修缮。现在西江桥已经完成使命,不通车了,被作为历史遗迹保存下来。
西江桥下有一座碑,上前细看,原来是为铭纪“西江惨案”所立,这里就是当年发生“西江惨案”的地方。
江面此时已经结冰,冰面漂浮一层轻雪,透出阵阵寒意;而看了碑记,我却感到有一团火在心中燃烧。
这个碑中所记,是日本侵略者集中杀害抗日人士、无辜百姓、并将他们全部填江的滔天罪行。
1936年6月,日伪在桓仁的宪兵队、警察、特务机关、东边道特别工作部等一起出动,到桓仁农村各地对抗日军队和“土匪”做所谓“收降”工作。并威胁城镇绅士下乡作保,配合特别工作部和警察特务对抗日人士进行诱降。
1936年年底,一些零散的小股抗日部队和“土匪”陆续被欺骗下山。这些人被带到县警务科司法股,由司法股长负责按手印、采指纹,还用缠在一起的三根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被“收降”人的左手虎口上或左腕处,扎出血,揉进墨,做为记号,然后再让他们回家。
1937年农历正月十一,根据日本宪兵队的策划,特务股和司法股下令,让全县各警察署在正月十二这天,把被“收降”人员全部送到县警务科司法股领取“证明书”。各警察署接到命令后,陆续把人送到县城,由司法股长负责点收。当天晚上,这些人被送到东关警察训练所和几家客店里住下。
1937年2月23日是农历正月十三日,是人们难忘的一天。早晨7点钟左右,日本守备队在西江岸约1公里内,施行戒严,断绝了行人与车辆通行。并强令车夫、行人和被甲长传来的人一起,在西江桥下50米处,顺江砍成3间房大小的冰窟窿。
县城内,所有来领“证明书”的人被命令排成四路纵队,由警察、便衣特务负责押送至西关守备队大院。
到大院之后,这些来领“证明书”的人,除7个小孩和1个叛徒外,嘴全部被封堵住不能发声,接着用早就准备好了的绳子逐一捆绑起来,扔上汽车。这些人如杂物般横七竖八地摞在一起,每车装满30人左右就开走了。一车又一车的人运抵西江桥下,被赶下车后,强行逼迫他们跪在冰窟窿边上。
上午10点多钟,守备队长野田和宪兵队长指挥守备队、宪兵队往江里填人。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先是用洋刀砍、刺刀挑,把人杀死后再填到冰窟窿里。有的受难者不忍心身首被砍杀,就自己跳到江水中。刽子手们砍杀的累了,就把人活活推到冰窟窿里去。冰窟窿里人填的多了,有的漂浮上来,守备队、宪兵队的魔鬼就用木杆往里捅。这300多名来领“证明书”的人,就这样全部被填进了冰封的浑江。
尸体填进了冰窟,鲜血染红了江面,其惨状目不忍睹。直到晚上,还能听到从西江桥附近传来的马达声、日本兵的嚎叫声和伪警察的吵闹声。
在这些死难者中,大多数人是坚持过抗日的民众自卫军,被俘的抗联战士,地方工作人员,还有被认为是“土匪”和“通匪”的群众,甚至有些是替代别人来领“证明书”的无辜者。
西江桥下这块血铸的石碑,记录了“西江惨案”,伫立碑前,仿佛还能看到八十多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一幕。后来者,当不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