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领航员空间站
现在面向全球做最后播报
在过去的三十六小时里
人类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
在全球各国一百五十万救援人员的拼搏和牺牲下
71%的推进发动机和100%转向发动机被全功率重启
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木星引力
已经超过全部发动机的总输出功率
地球错失了最后的逃逸机会
为了人类文明之延续
莫斯将启动火种计划
领航员空间站冷藏了三十万人类的受精卵
和一亿颗基础农作物的种子
储存着全球已知的动植物DNA图谱
并设有全部人类文明的数字资料库
以确保在新的移民星球重建完整的人类文明
你们都是地球的英雄
我们谨记于心
以你们为荣
我们将肩负着你们全部的希望
飞向两千五百年后的新家园”
这段台词绝对是我的观影高潮,充分get到了我的燃点,也让无数观众为之兴奋,瞬间涌起各种复杂情绪,感慨万千。
空间站的通讯机叫“moss”,译成中文是“苔藓,地衣”,起源于3-4亿年前的泥盆纪,是最早从海洋登陆的陆生植物。刘慈欣是个充满诗意的理科生,它将人类之于浩瀚宇宙的关系表现的恰如其分,此时的人类文明就是宇宙中的苔藓,渺小而旺盛,卑微却终将铺满整片大地。
“带着地球去流浪”本身就是文艺与科学的融合,它是一个伟大的,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构想,与此相比,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倒要让贤了。
“地球错失了最后的逃逸机会”,是与物理知识的融合,第二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
“火种”计划,首先是绝对必要的,地球生死存亡之际,一定得留plan B。
我一直觉得即便“火种”抛弃地球,他们也依然是一群庄重的英雄,因为离开家园的那一刻,他们已经开始了永恒的漂泊。
联合国一致同意此计划,这并不在意料之外,因为它是按照正常逻辑制定出的最佳方案,保守却稳妥,冷酷却现实,悲观而又充满希望。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领域的融合,“人类受精卵,农作物种子,DNA图谱,数据资料库”,将生物学,农学,基因学,理学,工学,文学,艺术,moss什么都准备好了,完备程度挑战我想象力的极限,人类慎重的将一切瑰宝融合在“火种”之中,如果我是被放弃的地球人,听到这样的播报,我会笑着流下欣慰的,放心的眼泪。
我赞颂moss的远航,
也赞颂人们携地球去寻诗和远方,
休眠的人们带着亲人们的眼睛,
继续去宇宙寻找新的太阳,
若有一天撒在妈妈身上的阳光过于温柔,
那是儿子在与你永恒地对望。
———————————
《流浪地球》终于可以免费看啦!5月21号,爱奇艺终于取消了6元观影费,这样就让我这个轻奢新主义的vip小会员又有机会在大年初一之后重温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热度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在2019春节档可谓票房首屈一指,这么几个月过去了,它依然能在解除一个小小的观影限制后霸榜爱奇艺的电影版面,可见国人对它爱得深沉,念念不忘。
首先它是国产第一部硬实力科幻片,打破了国人一贯的“好科幻只在好莱坞,国产灾难片全是垃圾”观点,这部电影中的特效,场景,拍摄手法,实物制作,都可以说是令人惊艳,自好莱坞的《2012》之后,许久没有被纯粹的灾难大场面震撼过了,而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很准确的戳中了观众的燃点与悲悯点,用极大的能量密度使观众在两小时中获得情感的放松,陶冶与升华,不消说,看这样的电影,绝对是一场享受。
《流浪地球》的情感线和故事线的内核倒很常见,例如军人誓死完成任务的坚决,大难来临时众人的恐慌,青年人对老一辈的叛逆及改造世界的热情,为人类文明牺牲自我的高尚,最后时刻对人性本善的皈依......这些都是科幻灾难片中常见的元素。甚至这部电影有些刻意煽情,演员的演技也有些尴尬,虽然也有许多像“两行泪”,“抖音”这样的新流行元素,但内核仍然是老套的,最后小女孩站在废墟中心呼唤爱时的台词,我真的是看的浑身尴尬。
大致的优缺点说完了。
我的最大收获是各领域融合带来的宏伟感,以及对人类学(包含文学理学工学医学史学艺术及一切文明与文化)有了初步的认知。
那么你的收获呢?欢迎交流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