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临
图片来自网络不少人在学生时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然后在“我在读书!我在进步!”的伪错觉和安慰感中流连忘返:花了一堆时间精力,折腾了半天做的厚厚笔记,最终被心满意足地丢在书架最顶层装灰尘(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做了笔记,却感觉没用?”今天就聊聊这个问题,并一起找出解决办法。
1、自嗨从何而来
很多时候,我们做读书笔记都是对书照抄+死记硬背。做笔记 ≠ 在学习。它甚至是可以最轻松的事——抄谁不会啊,又不费脑!
以下就是我long long ago做的抄书笔记。对,是抄书,而不是阅读。
早期的自嗨状做读书笔记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将书中的文字转为自己的理解,将信息转为自己可吸收的美味。
2、速读速记
有一种观念:好书要慢慢看。实际上,这得取决于看的是什么书了。以自己而言,我看的书90%以上是工具书或学习类书籍(经常获得朋友侧目的工科妹),买的时候就目标明确,看的时候自然很“功利”,快速榨取最重要的精华。读书笔记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在过程中我倾向快速阅读+快速记录的方式。
快速阅读,方法也有很多,包括:
1、先翻目录,锁定自己感兴趣部分。
2、在书中做分类记号。
3、根据80/20法则,抓核心部分精度
4、 限定阅读时间等等。
阅读的方法自己也在边学边实践中,后续有机会也会和大家交流分享。
3、粗收集
个人习惯是看完一个章节,快速做章节笔记。将新鲜信息选取有用的先抱走,放在一边,准备一会烹饪成符合自己口味的美味佳肴。
不要太纠结书中过多的细节,或是对不理解的地方死命钻牛角尖。每一本书都有主要枝干,细节则是繁密的分支。我们首先的抓住其主干,也就是书中最有营养的80%。其他的细节,根据自己的理解有选择性地收集起来,在后续细加工的时候在体会其中的滋味。
方法因人而异,选择其中一种自己舒服的就好。毕竟读书笔记这事,“不抗拒”的心情是大前提,也是可持续的根基。
在粗收集阶段,推荐两个小工具:
1、讯飞语音
便于快速记录书中的重要原始内容,并同时记录你看到当下的第一感受。说的怎么也比写的快吧。
2、印象笔记
知识管理工具中的老牌战斗机。记录信息,我现在用的除了onenote(就算移动端短板短的不忍直视,但在PC端确实有不可取代的地方,含泪忍了),就是印象笔记了。
把阅读中看到的重要的/感兴趣的/有些意思/一时搞不懂的,统统拍照,抛到印象笔记中。之后,再精加工并输出化为你知识库中可用内容。
我之前写的《 6个小方法,提升你的做事效率》,就是等电影开始时,在书店的咖啡馆以这种方式阅读并收集的。不要说我占书店便宜,我消费了好嘛!咖啡的价格比书都贵出不少。
这一步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书读薄。
4、细加工
它其实可以和粗加工同步做。
基于你收集的碎片信息,快速分类标记星号,写下你的感受。同时可以把书中原始信息形象化。毕竟人类是用眼睛思考的动物,可视化一直都是信息理解的利器。
别急着写一堆洋洋洒洒的文字,精简再精简!记得越多,忘的越多,不信你回去看看,那些自己做的最厚的读书笔记,是不是最少翻过的?只有提炼过的精细部分,才能吸收。
况且,书的内容不是拿来记的,而是拿来用的,精华的永远是少部分。
Less is more.
5、输出分享
最简单的方式:写书评、去分享。不少人对此满头问号:“我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啊,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去分享呢?”
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这种观点。看完书,写了一堆笔记,骗骗自己“啊~我多么好学”,然后心安理得地将书丢在角落,笔记也没看几眼。直接导致了一点:逐渐沦为了低价值的阅读者。
写阅读笔记不是目的,而是把一本书的文字真正融会贯通,学为己用,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版块的一小块拼图。这个过程其实是验证自己,到底只是记住了,还是可以拿来使用了。
那为什么要内容分享?
首先,你比别人知道的多,只有分享出去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其次,在分享阶段,你也会看到别人的观点。“原来,在别人眼中是这样子的啊!”将外部的五颜六色的想法,选取让你点头赞同的,作为自己原有思维方式的补充。
我每次看完电影,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看各种各样的影评。经常能看到很多自己在电影中忽视或是无法感知到的细节滋味。
每对一件事物了解多一些,看待事物的眼光总会变化几分,也更能理解它一些。对电影如此,对书籍如此,对世界也是如此。
最后
德国作家黑塞所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阅读也好,读书笔记也罢,掌握其方法,才能让自己的学习系统真正update。
希望以上的方法,能抛砖引玉对你们有一丢丢小启发。如果你们有好的阅读或读书笔记方法,也请在评论区中留言。期待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么么哒。ʅ(‾◡◝)ʃ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