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零后,对生产队的人和事比较熟悉,今天说几个典型人物和他们的事:
一、五队模范队长翟天成
他个子有一米七五左右,高小文化,有头脑能吃苦耐劳,处事干净利落,他在管理上比较得法。对出力肯干的社员,大力表扬;对耍滑的人,当面或开会批评,毫不客气。
他锄地又快又干净,摊场起场挑大叉,跑得快,盘麦秸垛时,他边干边指挥,盘成有角有棱的草垛。
那天盘麦秸垛时,见垛面不齐整,他双手抱住一根杨木细檩条,扑嗵扑嗵,一气把四面打平,打一阵,揪一阵凸出的麦草,直到方方正正为止,令一圈人惊叹。
他连续干队长十多年,特别责己,不搞特殊,群众敬佩而拥护,一直得到上级表扬和社员的好评。
二、护庄稼好社员傻栓
他是一个二性子,队长派他看庄稼护坡,他特别负责任,以公为家,不讲情面。不论谁家的孩子如拿集体的庄稼,或去他看的地里损坏庄稼,他都会把你撵得哭爹叫娘,退壁三舍,小孩子都怕他。但是队里需要这种铁面无私的人,保障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他是队长的红人,队长说一,他不讲二。也充分体现队长因才用人的智慧。
三、麦忙和秋收时,为生产队出力的小学生
到农忙时,也正是放假时,老师领着小学生麦收捡麦穗,秋收拾豆子。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人把一米宽左右,排成一行,认真捡拾庄稼,还有大点的学生收成堆。干一阵,歇一阵,生产队供应免费润喉片和茶水。小学生边干边唱歌曲,一片热闹景象。到收工时,进行评比,奖优胜者。来回都排队,社员放心又夸赞。这样的活动,能达到颗粒归仓,又锻炼了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又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又避免小孩子胡乱打闹,真是一举多得。
四、翻淤土盖沙地造良田的社员
我们队东地有条南北向的自然干河道,是蒋介石扒花园口时在黄泛区遗留下来的,宽二百多米,长几千米,上面是沙地,种庄稼产量低,下层是红淤土,适宜种庄稼,生产队班长决定利用冬春闲时,进行深翻淤土盖沙工程。
会计按劳力分出每人干的宽度,每段固定人,订出深度标准。
一冬一春,全队几十个男女劳力,把一百多亩全部改成良田,从此,这块地种啥庄稼都高产,能上翻一翻的产量,世代受惠。
我那时刚高中毕业,也参加了翻淤盖沙工程。开始几天比较累,双手都磨出了泡子,后来成了茧子,一周后逐渐也就适应了。感觉很有趣,白天干活说说笑笑,热热闹闹,晚上看看书,写写日记。
那时一般的人都很自觉,按标准挖土翻土。队长一晌检查两次。少数人干不好,队长当场批评,重新翻整,达到标准才罢休。
生产队的分工原则,一般是因才用人,按出力贡献给报酬,工分是群众评定。相对还是比较公平的。
今天就说这么几个人和事。那时人的特点,实性,听话,好管事,穷乐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