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美国凯撒医疗集团(KaiserPermanente)一家肥胖诊所的医生Vincent Felitti发现,即使项目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很多人从300多斤减到了正常体重,竟仍有50%的患者中途脱诊。
眼看着自己本可以成功的医疗项目屡屡前功尽弃,典型A型人格的Felitti医生气恼又不解。他决定要对患者进行访谈,探究问题的根源。
“我本来是要问,第一次性行为时你多大,结果说成了第一次性行为时你多重。”虽然医生在检查身体时极其专业、训练有素,但和患者聊到性话题,他难免还是有些紧张。
女患者听罢回答:“30斤。”医生没听明白,又问了一遍。眼前的女患者再也抑制不住,大哭起来:
“30斤。因为我当时只有4岁。对方是我的父亲。”
Felitti突然全都明白了。
于是,童年负面经历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这个历时26年,公共健康领域意义重大却鲜为人知的大规模研究之一,就这样从圣地亚哥的一间肥胖诊所开始了。
1
1998年,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和凯撒医疗集团联合发布了对童年负面经历(ACEs)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儿童创伤经历是非常常见的——受访成年人中,三分之二都经历过至少一种类型的创伤。
研究还证明了这些看上去已经消散在岁月中的阴影,正是导致成年后慢性疾病、精神问题和暴力行为的元凶。童年时经历的创伤种类越多,成年后酗酒、心脏疾病、癌症和自杀的风险就越高。
也许你听说过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response)。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会在我们处于危险时引发应激反应。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这就像此时街角突然蹿出一头恶狼,你会体验到的那种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那么,如果你每天都会遇到恶狼呢?如果这头恶狼每天都出现在你的家里,你的幼儿园,你的学校里呢?
2
唐娜·杰克逊·中泽(Donna Jackson Nakazawa)是一名资深科学记者。在过去的20年里,她一直致力于写作关于心脏疾病、免疫系统和人类大脑机制的科普文章。
她常将人类的免疫系统比喻为一个吊桶,承载着我们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压力。压力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使一滴水也能让把吊桶压垮。
直到她看到了这份关于ACEs的研究后,她才如晴天霹雳般意识到,自己20年来一直忽略了这个藏在健康吊桶里的巨大石块。在赫芬顿邮报的访谈中,唐娜这样说道:
“对我个人而言,这个研究结果非常合理。我记得我自己12岁时,我的爸爸——这个身为作家、出版商,教我驾船出海、教我放声大笑、教我读莎士比亚的男人——进医院做了个小手术,之后就再也没能回家。
他去世后,我的童年就宣告结束了。在那之后,我的童年里没有一天是快乐的,但我也怨不得谁。现在我明白了,我的经历悄悄改变了我身体里每个系统里的每个细胞。
从12岁起,我的身体就一直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我的身体就像酱菜一样,长期被浸泡在与压力相关的化学物质中。怪不得成年之后的我,患上了格林巴利综合症(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疾病急性期,患者会因为呼吸肌受累而窒息死亡),戴着心脏起搏器,骨髓也出了问题。
十年里,多种的免疫疾病让我几番住院。我从这篇研究中了解到,女性在童年负面经历(ACEs)测试中的得分每增加一分,他们因自体免疫性疾病入院的概率就会增加20%。我决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研究。”
3
唐娜历经两年时间,在采访了40位科学工作者,花了一年时间跟进数十名曾有过童年创伤的人士,了解了他们的遭遇和疗伤的过程后,于2015年出版了
Childhood Disrupted: HowYour Biography Becomes Your Biology, and How You Can Heal
作为第一本关于ACEs的自助类读物,书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非医学专业人群讲解了人类身心发育方面公认的最新科学研究结果。
书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这些受访者的故事中揭示的很多日常压力因子,大多不会被人们和“创伤”联系在一起。
比如,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家长对孩子长期的嘲笑,
比如,父母长期抑郁或酗酒。
和那些我们熟知的创伤(如肢体虐待或性侵)一样,这些“轻量级”的压力因子也会带来长期的健康问题。
在某些文化中,这些事件甚至被看作是正常的,更不会被看作健康隐患。然而,无论伤害的轻重,带着创伤性的童年经历步入成年的人们,罹患慢性疾病的可能性一样高。
有过童年创伤的女性,罹患自体免疫性疾病和抑郁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
4
我们仍应心怀希望。
伤口无法忘记,但可以抚平。有些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直面过去的经历,直面真实的自己。经过科学的康复,他们可以拒绝让童年创伤渗入自己的情感生活,影响自己的工作或是养育孩子的方式。
但这些迟来的救助需要全社会的成本投入。对于医疗工作者而言,治愈心灵和治愈身体是不能分开的。
童年负面经历研究(ACEs)应当被普及,并像生命体征那样得到重视。患者需要的是一个重生的计划,而不只是对症的药物。
对于受过伤害的人们,哪怕只是怀疑,也不应独自承受陈年往事的折磨。希望人们可以勇敢走出来,接受专业的疏导治疗。
当然,预防是最有效的治疗。为了天真的孩子们,不要让他们的童年过早停滞,更不要让他们在已经戛然而止的童年里“懂事地”暗自疗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