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老子通释》59

作者: 九慕望舒 | 来源:发表于2023-01-14 16:24 被阅读0次

继续谈治理,老子提出一个特别的概念“啬”,收藏到舍不得用,刚一看到这个词让我想到了地主老财主“吝啬鬼”的故事,临死之前手指着油灯就是不咽气,老伴走过去掐灭一颗灯捻,“吝啬鬼”才放心地离去。

在我的认知范畴吝啬是个贬义词,老子从这个“啬”出发构成了一整套政治观念,实在是高明。看看他是怎么把一个贬义词延伸到国家大政上的。

这个“啬”字的意义是“及早地储存而不浪费”。这个解释是不是符合农民的生态方式,所以农民也被称为“啬夫”,没有嘲笑与讽刺。

“啬”来自爱惜,爱惜到舍不得用,不用还在积,这就使爱惜到了令人注目的定型,说到治人事天,我们先抛开财物的“啬”。而是德,现在是不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啬”德,积德,那真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德”不是消耗品,不是用一次少一次,越用越厚。积德就会无所不克,人有德啥难关都能克服,治国有德是根本,才能长久。

我已经汗颜刚才讲述“吝啬鬼”的故事,想想自己多么狭隘,所以读经典,与圣人聊天,更新认知,清除愚昧,是我的收获。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相关文章

  • 读书‖《老子通释》59

    继续谈治理,老子提出一个特别的概念“啬”,收藏到舍不得用,刚一看到这个词让我想到了地主老财主“吝啬鬼”的故事,临死...

  • 读书‖《老子通释》44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一串三连问,道出老子处世哲思。问题已经给了答案,其实大道理我们都懂,具体操作...

  • 读书‖《老子通释》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请看这一章所呈现的“逆向因果”系列,最大的...

  • 读书‖《老子通释》46

    天下有道与无道的区别是不是发动破坏民生的战争。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成马生于郊。 走马是指战马,“粪”...

  • 读书‖《老子通释》34

    这一章,老子把大道比做了滔滔水流。这水流,万物靠它生长而不推辞,但是万物长好了,它又不居功,细细的滋养万物,而不以...

  • 读书‖《老子通释》43

    这一章老子创造一个驰骋的场景。一看到“驰骋”这个词,就有无穷的想象,思想驰骋在浩瀚无际的一个宇宙空间。人喜爱自由,...

  • 读书‖《老子通释》47

    上一章讲述内心之知,人生在世,还有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老子认为只要内心皈依天道,就能产生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 ...

  • 读书‖《老子通释》68

    这一章老子要给军人讲讲“不争之德”。军人的目标就是争,对他们讲不争是不是矛盾呢?别忘了圣人的思想本身就是辩证的,大...

  • 读书‖《老子通释》62

    道有两个秉性,一是穿越善与不善,二是超越最高权位。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

  • 读书‖《老子通释》60

    这一章的千古名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恩师说过,讲明白的道理,自己实践过的方能说得清楚。“治大国”肯定没实践过,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老子通释》5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om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