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参悟人生想法
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

作者: 木棉圈圈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1:37 被阅读0次
    深度工作( 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 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我们为什么要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认为,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能否成为赢家,有两种核心能力是关键的,即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养成,都离不开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的深度工作模式——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x专注度。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当你在深度努力状态下投入大量时间之时,所构建的精神世界都能在深度工作中感受到引力和重力。如果你在这种状态下度过足够长的时间,你的大脑就会认为你的世界是具有丰富意义和重要性的。同样的,如果你的时间大量投入在浮浅工作甚至是娱乐消遣上时,“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你感到的只有空虚、疲惫和焦虑。这也正契合了我们都比较了解的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这就使得深度工作比休闲更容易带来享受。

    注意力残留:当你从某项任务A转移到任务B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你对任务A缺乏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但即使你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A,你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为什么深度工作如此稀缺呢?

    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个词语——度量黑洞。对于哪些行为妨碍或影响工作效率以及具体的程度,无法具体衡量,这一部分不透明的领域就是度量黑洞。

    因为这样的无法衡量和不透明,人们更倾向于从事那些当下简单易行的工作,尤其是这些工作“看起来很忙”。比方说:不停地查看工作邮件、没有讨论结果的会议等等。这样的工作往往马上就可以看到回应,这就免去了你长时间保持专注力和做长期规划的忧虑。可能你也已经发现,在图书馆、书店、咖啡厅,有很多人将电脑、书籍搁置一旁,在那里刷手机,一刷就是几个小时,从后面看上去很是认真,这就是典型的“留给世界一个忙碌的背影”。仿佛只要你在忙碌,就代表着你有生产力价值,但实际上这样重复的低认知的工作并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关于如何开展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提出了四个准则:

    1、工作要深入

    2、拥抱无聊

    3、远离社交媒体

    4、摒弃浮浅

    具体来说主要是几个方面:

    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这主要是看你的工作类型和可利用的资源来确定。如果你在行业或公司内已经有一定的话语权,你的能力、贡献、价值是可视的、清晰的、实在的并且是公认的,那你可以选择禁欲主义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深度工作模式。禁欲主义哲学是指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完全切断和外界的联系,专心一意的完成某项工作。比尔.盖茨在微软工作期间有一个“思考周”的工作习惯。每当“思考周”开始,他会暂时放下工作和家庭事务,只带着一堆白纸和书,隐居到一家小屋里,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

    而新闻记者哲学则是在日程安排中随时插入深度工作的模式。如果你有一个记者或作家朋友,你可能发现,他随时可以切换成深度工作模式,也许是在和你聊天的过程中又或者是偶然看到某种现象,他们会随时记录突然迸发的灵感,一个新的主题或选题就这么产生了。

    如果你只是一个新手或是没有条件长时间远离现在的工作或生活环境,那就可以尝试双峰哲学和节奏哲学这两种深度工作模式。双峰哲学要求你将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工作,比方说每周选择其中一天或两天,在这段时间里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样高强度的、无干扰的专注,而在余下的时间里去做其他的事情。

    节奏哲学则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当你创造了一种工作节奏,你就无需再花费精力去决定何时进入深度工作状态,毕竟,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的消耗。怎样将其更好地习惯化呢?首先,选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可以是你的书房,也可以是相对隔音的办公室。其次,安排好工作的程序。你计划在这段时间里的文字产量或解决的问题,这可以让你的努力更有结构化且不容易跑题。最后,提供保障和辅助。开始前做好放松、最好不要是饥渴状态,选择好顺手的辅助工具。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比方你将每天早上的5:30设定为固定的深度工作启动时间。当时间到了,你可以打开专注计时,在计时中摒弃其他干扰和令你分心的事物,专注于当下的工作。你甚至可以用早上的一杯咖啡作为仪式启动的标志。

    其次,不仅要做增加专注度的努力,同时还要克服分心的欲望。当你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的模式并开始长时间专注的训练,你可能会感到这有些困难甚至是疲惫,在结束一段时间的专注后,很想用彻底的放松犒劳一下自己。一般我们会怎么做?刷个手机、追个剧、某宝一下,事实是一旦你习惯了这样的消遣,你的大脑就很难再做到最大强度的专注,因为它已习惯了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再转向低刺激、高价值的工作会显得格外艰难。一个习惯排队等车也必须打开手机刷刷短视频的人,你很难期望他一进入办公室就马上就进入高质量的工作状态。可以怎么做呢?预先计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外完全杜绝使用。或者是寻找高质量的替代活动:比方说进行一场有目的的冥想。记住:你抵抗寻求新鲜刺激的努力越多,你的抵抗力就会越强。

    再次,远离社交媒体。今天,你去打开身边任何一个人的手机,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会安装或多或少的APP,但安装上的APP应用率到底有多高呢?好像很少有人去关注。为什么我们会去安装一个自己几乎不怎么使用的应用软件呢?因为“可能用到”、“时髦潮流”等等。对此,卡尔.纽波特提出了网络中心主义概念,“我们不再将网络工具看作一种由逐利的公司推出,由希望获得回报的投资者提供资金,由二十几个人经营,经营过程中时不时编排出一些噱头的产品。相反,我们急于将这些小玩意儿奉为至宝,作为进步的象征和(容我说,勇敢)新世界的先声。”这就是网络至上的心理缩写。在选择网络工具时,任何潜在的益处都可以成为使用此工具的借口,这就是“网络工具选择的任何益处法”。卡尔纽波特认为在网络工具选择时应秉承的是“手艺人方法”,也就是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比方说,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作家,那对你来说主要的活动就是阅读和写作训练,那你目前使用的应用程序哪些是对主要活动有实质性积极影响的,哪些是没有影响甚至有负面影响的?你也可以将所有的程序打包放进一个文件夹,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当你需要使用某个程序时就把它拖出来,一个月过后还剩在打包文件夹里的应用程序就考虑删掉吧。

    最后,摒弃浮浅。这里的原则不是说完全杜绝浮浅工作而是减少其分量,毕竟有的浮浅工作是必须的。卡尔.纽波特推荐的方法是一天的每一分钟都做好计划,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可以改成先从对每一个小时都做好记录开始。一天结束后,看一下自己的记录,就可以大概看出自己什么事件段是在深度工作,又在什么时间段更多的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坚持记录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出哪些事务性的工作是应该删除的、哪些是不应该占用那么多时间的、哪些时间段是更适合开展深度工作的,然后我们就可尝试提前做计划。将每一天工作时间安排好计划,也别忘了留出一部分的机动时间应付突发的工作状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po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