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联欢的兴头正浓,过多几天大家也陆续要上班了,健身减肥的话题从冬日时候的玩笑调侃瞬时就转变成一个得摆上桌面的日程,没办法:人为刀俎,我为肥肉,没办法:人在胖,天在看;于是就各种健身房办卡,各种无节制跑步,各种不吃早午晚饭和宵夜,有点毅力的折腾了一个月时间,累得够呛,体重有下降,但体型没多大变化,然后老娘(或老子)愤然而起,奶奶个球,减个毛,还是回梁山大块吃肉大块喝酒落得半生痛快。
嗯,故事的发展大概是这样,周而复始再戛然而止再周而复始再戛然而止,比抗日神剧还让人烦心,减肥减到这份上也算是有愚公移山般的不朽精神了,作为奖励,再赏大家几斤猪腰子补补……。
好吧,在下做了快十年的教练,来这里毒舌一般的胡扯着实不地道,但鸡汤灌多了,偶尔转转口味也没多大坏处吧;事实是这样,现在健身这块近两年因为需求可观,已经有很多大老进驻了,商业健身房,健身工作室,私教训练班满地开花,连我所在的不清楚是几线城市的汕尾都已经有好几家健身房开始叫卖“健身卡便宜卖啦一周减十斤提臀瘦腰马甲线啦”了。
这样便宜又实惠,快速不反弹,不累反轻松的卖点的确让人蠢蠢欲动的。(到这里看官都知道转折点该来了,嗯对,)但是,健身减肥塑身,真的只是一件表面上看起来的坚持就是胜利的逻辑命题吗?
减肥本质上是道简单的加减题,只要摄入量(吃的)小于消耗量(身体活动+基础代谢),体重必然会减轻,当然不排除一些激素异常的情况,但这类特例实在是很少的;题目简单,解答困难,原因都是些烂大街的多吃少动作息不定,然后加之解决起来也走极端,过度节食,过度训练,从而导致关节损伤或者内分泌在运动高压下的紊乱,初期或者小有成效,但终究又反弹回来,甚或更胖;其中的生理学机理解释起来篇幅不短,但不想花时间去学习科学的方法机制,单单只想简单粗暴的把吃了好几年的统统短期内减掉,那落入商业健身房的营销“关怀”或者神奇减肥药的“救赎”也是在所难免了。
人体的设计本来就是尽量储存热量去对抗消耗的,要从本质上去改变一个人的体型,而且是持久保持的话,首先从内耗上(基础代谢)入手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而这个本身就需要我们能保证正常的饮食(非过度节食)和作息(睡眠促进恢复从而消耗热身更多)调整好情绪(负面情绪会释放让人发胖的激素),再加上一些适当的运动(有氧+无氧)。
整个过程的感觉不该让人痛苦,也不需要用惊人的毅力去坚持,健身如果可以生活态,好身材只不过是一个赠品罢了,毕竟健康才是最终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