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陪伴营~列国变法(二)24/09

作者: 淘淘不珏 | 来源:发表于2022-09-26 20:28 被阅读0次

    5.商鞅变秦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

    商鞅,原名卫鞅,复姓公孙,亦称公孙鞅,后因在秦变法有功,被“封于商十五邑”,遂又称商鞅。

    商鞅变法,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遵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原则,强调要“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商鞅推行的变法措施,前后共有两次:

    第一次变法,从公元前356年到前352年,主要内容包括: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告奸”之法。意思是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原则,建立居民户籍制度,同时规定,邻里之间必须相互告发,否则就要同罪连坐。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以农业为本,商业为末。

    实行“军功爵”制。以“军功”取代“有亲”,废除了秦国旧有的血缘世袭传统。以军功授爵,这是商鞅变法的核心环节。

    “燔诗书而明法令”。意思是焚烧儒家的书籍,以严刑峻法管治国家,有功者重赏,有过者则重罚。(为了统一思想燔诗书,似乎有些极端了)

    公元前350年,商鞅下达第二次变法令,主要内容包括: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为其男女之别”。

    “平斗桶权衡丈尺”,也就是统一度量衡。

    废封建,行郡县,普遍推行县制。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推行全面的国家授田制度。变秦国旧的“步百为亩”田界标准为二百四十步为亩,同时按照“一夫百亩”的标准,使每家人口接近,受田面积相同。所有男子都有服役义务,因而每家赋税负担也大致均平。

    迁都咸阳。奠定向东发展的有利基础。

    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即位。即位后,先稳定赵国内外政局,随后趁秦、楚、齐、韩、魏、越等国连续混战,无暇顾及赵国时,推行改革。

    变革内容:

    赵武灵王变革,首先以军制改革为起点。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坚定决心,正式下达了胡服骑射的法令,号令全国执行。

    赵武灵王还改革赵国军事体制,放弃车战,按胡人作战的方法,教将士骑马射箭,并利用围猎活动,展开实战演习。

    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赵国人胡服骑射蔚然成风,综合国力和军事技术都有了较大提高,逐渐增强了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抗争的能力。

    战国七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首开战国军事变法之先河,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大变革事件。

    7.燕哙让国与燕昭图治

    战国变法之中,还有一个不太成功的案例,这就是战国中期燕哙王让国给相国子之的“禅让”闹剧。

    公元前321年,燕哙王即位。史书记载,燕哙王性节俭,不游乐,“好贤”。他为人非常低调,一心想向尧、舜等古代圣王学习,甚至幻想通过效仿先贤,来成就自己的贤明形象。结果被相国子之蛊惑,在公元前316年,禅位于子之,自己反而“顾为臣”,燕国国事皆决于子之。这就是有名的“燕哙让国”故事。

    燕哙让国后,导致国内大乱,被伺机在旁的齐国攻破国都,几乎亡国。赵国担心燕国破灭于己不利,赵武灵王便把流亡韩国的公子职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将其送回燕国,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

    首先,乐毅针对燕国法度弛坏、官吏营私的严重局面,教昭王制定法律,严厉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

    其次,乐毅提出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摈弃“亲亲”、“贵贵”的旧传统。

    再次,乐毅建议昭王对那些遵守国家法度的顺民,包括身份低下的贫民和一部分奴隶,都用一定制度予以奖励,以安定社会秩序。

    随着燕昭王的励精图治,燕国也一天天强大起来,跻身于战国列强之列,迎来了燕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年陪伴营~列国变法(二)24/0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cx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