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篱记实用干货浅秋文学
闪辞,真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吗

闪辞,真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吗

作者: 水萦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09:28 被阅读32次

    职场10年了,见识了很多入职半天、一天就宣告辞职的。职场一日,你是如何正确判断出来工作是否合适?岗位是否有发展空间的呢?也遇到过1个月、2个月离职的,基本可以断定岗位不匹配,不是自己意向所在,但这么频繁的跳槽,每次适应磨合都是对自己的损耗,让自己处于“非舒适区”。

    2016年,部门招聘了一个研发助理,硕士即将毕业的小姑娘,我给她安排了足够的资源、做足了工作的梳理和发展方向的分析。然而下班告诉我“导师对论文有些意见,第二天就先不来了”。结果就是以后一直没有来。

    她这种行为有两种可能因素:对此岗位意向不明确,尝试一天后觉得还是另一家比较好;对此岗位感觉不是特别好,但也并不反感,于是先干1天试试!也有很多人,在没有接到更好的工作offer之前,希望握有一份“保底offer”或者一个“跳板”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心态。

    但是这位姑娘这个“善意的谎言”我并不领情,虽然实习协议并无法律约束力,但是这样的做事方式我不认同。既然是慎重选择过的,就是自己对企业做过比较,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抱着“备胎”心理,凡事给自己留太多的路,反而会路越走越窄。

    2018年,部门招聘过以为Java工程师,当时面试完技术总监和我觉得都不错,踏实、有上进心,有学习的苛求。但是入职2天提出了辞职,原因是“部门基于第三方二次开发平台工作,没挑战性”,其实只是他才入职2天,没有给他安排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已。

    但是既然他说要走,我们并没有再去劝慰她,今天他提出了,难保过2个月又会觉得其他问题出来,这是一个人的休养和耐性的暴露。

    今年4月份,一位同事大姐2个月后欣然离职。接受不了考勤打卡、课题撰写等工作。她自己擅长的是石油系统平台建设领域,我们的解决方案涉及各个行业,所以经常是不熟悉的领域。

    其实没有一个人是各行通吃的,大家都是在学习。我选择这个公司的时候已经预见这种情况,而且每次接触新的领域都是自己的机会,对我而言我觉得很好。

    当然,这个姐姐是无法接受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而深究下去,这通常是由于他们对职场有了错误的期待,对自身有了错误的定位,或者把暂时的困难看得太重,不愿意付出努力和耐心去改变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闪辞的人,潜在的个性里面没有韧性,轻而易举的对对别人说YES, 而反悔了又轻易说NO。这么轻率并不是很有利于职业发展。很多时候,是需要再多坚持一下,前面就是山巅。还有几步之遥的时候,就放弃了,很可惜。

    但对于招聘企业来说,闪辞对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hr、猎头们从那么多简历里面找到候选人,入职、签合同、产品培训……而且选定了这个员工入职,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人选,其中耽误的时间成本、劳动量成本都是巨大的。

    很多人的闪辞也是为了不让自己越陷越深,以至于受制于太多“沉没成本”,但是何不给自己的就业选择做一个评分体系呢,给企业、薪资、前景、离家远近等指标做一个评估,最后做一个权重设定,评估好了再判定是否入职,而不是完成“一日游”以后,再去找下一份工作。

    如何面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比较好一点。

    第一:找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是发挥自己已有的特长,还是要寻求突破。如果要寻求突破,就要在薪水、岗位上降低要求,因为是在寻求一个成长的平台。

    第二:给自己设定一个最差的底限。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不管多难,至少坚持一年,一年来说对任何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历练,一年的时间并不会让你损失机会,特别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

    第三:面试之前就要慎重选择,坚决取舍。不是自己选择范围之内的,不要因为任何因素去尝试,否则会干扰自己的判断,看似不错的薪水、看似不错的办公环境,这些因素诱导很容易影响自己的抉择。

    第四:接受offer之前,把模糊的问题落实清楚。比如工资是否分为基本公司和绩效工资发放、年假如何休、直接汇报的上司是谁、岗位可能承担的职责、晋升以及调薪等等。

    第五: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可接受落差。任何公司都是有利有弊,只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塑造自己。当你从一个舒适区出来的时候,融入新的团队肯定需要放低姿态。这时候的心理落差很正常,但一定要承受。

    任何企业,如果不干够3年,很难从企业里面汲取到更深刻的内涵。也有人说有些公司烂到的确不能干三年,那如果是面临倒闭的公司,只能说选择的时候错估了他的生命力、没有对他的产品和市场有个很好的认知。

    任何一家企业,只要持续在发展的,都是有他商业模式、产品布局的优势。只有生根以后,才能在一个领域进行深度拓展,形成“专家级”人物。

    看似在跳槽过程能够不断取得高一点的薪水,但这类人始终没有沉淀,一两年的时间公司还没来得及让你进入核心骨干的名单。如果过了35岁,还要在招聘网站四处投简历,那么基本就属于没有积累和沉淀的职场边角料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闪辞,真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lq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