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149】 “金”儿女
小留流第259篇
这位惊动朝野上下的人物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既不大名也不鼎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石匠“俞君弼”。不过这位俞石匠手艺还真说的过去,同行中可谓是出类拔萃,艺又高来胆也大;恰逢“康雍”盛世,尤其是雍正皇帝就喜欢石雕,当时曾建圆明园四十景区,每个景区都有大量精美的石雕。
要说康熙的“畅春园”采用的自然山石为主,到了雍正的“圆明园”那追求的就是精美的石雕了,人吗,也许都喜欢人工雕琢的“美”,所以后来的皇上个顶个的都爱去圆明园,畅春园就逐渐荒废了。这一爱“美”就给俞石匠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俞石匠这位大神儿不但手艺倍儿棒,脑子更是精明,他知道光凭手艺能挣几个钱啊?重要的是要走上层路线,于是乎,俞石匠利用自己在石雕方面的特长,站稳了脚跟后,刻意与工部联手承揽石料工程,形成了官商强强联手。
父一辈子一辈,雍正喜欢石雕,乾隆也喜欢,爱的也是不行不行的,愣是爱到国外去了。在圆明园不但打造了江南山水景观,还打造了西洋景观“西洋楼”,这恢宏的西洋楼许多石雕都是进口的,坐落在“谐奇趣”主楼前的大喷水池中间的镇池之宝“翻尾石鱼”就是进口来的西洋玩意儿,现如今它辗转游戈到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大家有机会可以去观瞧,那条昔日圆明园谐奇趣池中的镇池之宝“翻尾石鱼”。
从西直门到海淀的这条御道,好几十里长啊,在雍正年间又全部改成大条石御道,那得需要多少石料啊?综上种种,负责建造的工部说了,要进大量的石材和进口的石雕没有“专家”坐镇怎么行?那还不让外国人把咱们给蒙了啊!嘿嘿,这“俞专家”和工部一联手,这银子哗哗啦啦的来,挡都挡不住,再看俞石匠家,箱子满了、柜子满了、炕上、地下那银子也满了,就连俞石匠自己都不知道家里到底来了多少银子?
常言道“人无完人”,俞石匠最大的硬伤就是身后无子女,可他有钱啊,于是乎!追认了许多干儿子、干女儿的。哎呦喂,这一大群干儿女,整天介围着他、哄着他、又是唱又是跳、又是转又是叫的一片祥和景象,把俞石匠乐的都找不着北了。
天有不测风云,家藏万贯的俞石匠也许是银子太多,反正还没来得及效仿西晋的“石崇”耍一把酷,没过多久,你猜怎么着?一闭眼死了。好家伙,接下来更热闹了,这一大群干儿干女,无数的眼睛死盯着站着的房子躺着的地,还有数不清的大金币。干爹在世的时候,哥们弟兄,哥长、弟短的可好了,干爹一死,谁瞧谁都不顺眼,各个都像“黑眼盯”是的,心里就想着怎么把其他人都弄死,银子全归了自己。
话说这一大群干儿、干女你挣我夺的时候,人群边上站着一位手托下巴的干女婿“许秉义”,看着眼前磨刀霍霍的“手足们”,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转过天来“许秉义”套上一辆大马车,拉上岗尖的一车礼物,直奔当朝内阁学士“许王献”的府邸,这大学士“许王献”并不认识“许秉义”,可俗话说“当官不打送礼的”,何况又是一马车的礼物。
二许客厅刚一落座,“许秉义”就抡开了三寸不烂之舌,什么一笔写不出两个“许”字,什么五百年前咱们就是一家。。。坐在一旁的内阁学士“许王献”看着礼物使劲的点头。最后二许竟然联宗了,那可就是一家人了,“许秉义”家的事儿就是“许王献”家的事儿。身为大学士的“许王献”一定要替“许秉义”风风光光的发送干爹。
什么“许秉义”“许王献”的听着就让人乱的哼,弄不明白?干脆我们就称呼干女婿,为“小许”,大学士,为“老许”吧。都一家人了,“小许”的事儿一定得帮,何况老许帮小许是不白帮的, 小许答应只要由老许出头,把丧事办的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那样谁都知道小许是俞石匠的儿子了,自然万贯家财也就归了小许,事成之后,老许和小许就把俞石匠的家财二一添作五。
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老许一看天上掉下这么一个大馅饼,咣叽就砸在自己脑袋上了,不拿白不拿啊。这大学士“老许”跟打了鸡血是的,啊不、应该是真跟死了亲爹是的,亲自操刀上阵,打理一切丧葬事宜。为了帮小许把丧事场面办大,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好,反正不是自己出银子,可着劲招呼吧!老许有大学士这块金字招牌,人脉也广,那是遍邀“天下豪杰”呀。当然了这“豪杰”都是当朝高官,老许曰:“先说好喽,不白来啊!凡参加会丧大臣,每人都能拿到真金白银,侍郎以上官员每人2000两,级别更高当然了银子会更多;一般朝中官员500两。
乾隆时期GDP就非常之高了,银子也是相当值钱的,当时大清治下最低机构,七品县太爷的年俸是36两。大家一琢磨,去吊一下丧,少说也有500两银子拿,这多诱人啊!再加上有内阁学士老许相邀,九卿何乐而不往呢!于是便演出了这场九卿会丧的大剧。
2019年12月6日星期五 小留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