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都听说过。按图索书,大家听说过吗?很多书籍的阅读,是需要以其他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的。比如,突然间给一个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一本医学方面的专著,理论上来讲是可以阅读的,但是读完了能够消化多少,却不得而知。现在每年图书出版的数量又很多,相对于我们小小脑壳的信息处理速度,那可是海量数据库。面对浩瀚的只是海洋,每个人也只能浅尝辄止。既然用于阅读的绝对时间有限,一方面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那能不能把一本书尤其是知识型的书籍变薄呢?因为有手绘思想灵感的习惯,我尝试着把一本书的精彩内容用一张手绘的形式呈现。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堪称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作,几百年来,未曾颠覆。《国富论》用了大量的篇章来讲分工以及财富的三大循环方式,经济学专业的我阅读起来并不吃力。在亚当·斯密的那个时代,他观察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原因是劳动分工的出现,专业化带来了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更多,也就是单位产品的时间消耗更少。劳动分工映射到现在的社会,就是职业化现象,每个劳动者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中都以一种职业形式而存在。失业并不是失去了劳动能力,而是失去了以职业身份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的机会。今天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而来,创业带动就业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这是因为国家经济正在一个供给侧的全面改革调整期的原因。只有面向未来的新生法人组织才能够吸纳社会新产生的劳动力,只有更高端的科技创新产业才能够吸纳大学教育培养的高端人才。大学毕业生,一部分人选择了创业,就会有一部分他的同学们选择和创始人一起进行创新,他们成为了创业公司的就业者。国家为创业者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创业服务业的从业者为创业企业提供各种必要的创业服务。根据《国富论》的分工,以科创为主题的一组年轻人就形成了国民经济的一个生态组合,即劳动者、创始人、众创平台提供者。
一张手绘+解读,为非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来理解这个时代的创新创业浪潮。财富如水,水的循环流动要依靠人口的力量,按分工做组合,就构成了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生产关系要素依然未变,国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原因,一看就明。
奇点大学创始人Peter的《富足》今天的世界经济依然存在着局部贫困,但不能掩盖总体繁荣向上的景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经济繁荣前所未有,人类已经研发成功的各种产品并能批量生产的已有几十万种,完全可以满足人的基本日常生活需求。那么为什么还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去冲顶很多未知的领域呢,这就是人类追求的富足。经济学所研究的需求决定供给,在经济增长从稀缺冲破均衡点来到富足区域的时候,规则改变了。新中产阶层,不会因为苹果降价就会一天吃5、6个苹果,转而追求更高品质的一天一个苹果,食物不再是新中产们裹腹的需求,而是变成了健康和文化的需求,恩格尔系数的理论在富足的世界开始受到挑战。中国企业的高科技研究不断进入无人区,成为世界顶尖领先的带路人。资本模式驱动下,科技的高投入需要市场回滚才能够收回,科技的效率和带给人的效用需要达成新的均衡,否则高科技也会面临曲高和寡。有效科创,接地气的科创需要在这个富足的时代,找到回滚投入的细分市场。
《国富论》的时代应该是一个稀缺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简单的分工专业化就可以带来效率的提升飞跃;《富足》的时代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时代,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带来了效率的进一步放大。两本著作之间的历史,就是世界经济的繁荣史,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和生产力层面的科技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两张手绘形式的图书索引打开对经济制度研究和科技创新前沿的探索之门。
读书不在多,在于精。带着兴趣读书,和漫无目的读书的结果相比,大相径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