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古时候没有电呢?
闪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直存在的。古人创造“电”这个字,就是用来指代闪电,而且因为闪电是一种基础的自然现象,所以“电”字应该算得上一个元字。
我们看甲骨文的“电”字,这不完全就是画出来的一道闪电吗?
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发现闪电必然伴随着雷雨,所以在金文中就出现了“雨”字作为偏旁,这也说明一点,人类对电的认识,也就局限于闪电。比如雷公电母,也是想象中执掌闪电的神,作为不可探知的自然现象,在成为科学之前就是神灵的工具。
在西方,闪电是宙斯的矛,显然西方人对闪电给人类造成灾害要认识得更深。
然后“电”字就一直保持这上下结构,直到如今的简化字,去掉了“雨”字头。
这虽然是一种简化,但实际上也说明了一点,电的性质变了,不再是人类敬畏的自然现象。人可以发电,可以传输,可以使用,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闪电不再是电母用来吓人的镜子反射,而是人类手中的工具。
中国人在创造汉字“电”的时候,仅用来指代自然闪电,和现代社会的物理学中的电虽然同源,但是并没有什么关系。
电在西方也早就存在,但是现代物理学中的电学应该是起源于富兰克林,尽管早就有摩擦静电等现象存在,但是通过1752年的风筝实验,才成功地证明了闪电也是电现象。
而中国在这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并没有任何进步。直到现代枪炮打开国门,各种新科技、新名词才伴随着德先生和赛先生蜂拥而入。
在这个时候,就面临着大量新词汇的翻译。
大量的音译,就是我们没有,而西方拥有的东西,比如吉普车,就是“jeep”的直译,咖啡,就是“coffee”,爵士,就是“jazz”,不胜枚举。
翻译家们也是在实在找不到对应的情况下才会采取这种直译的方法,凡属是已经存在的字词,都会尽量去寻找合适的汉字来翻译英文。
相对来说,翻译“电”这种现象的时候,选了有共同闪电链现象的“电”字,应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而且一旦出现,就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闪电的原理确实和电子碰撞有关,带来的各种应用形象也是共通的。
所以,汉字“电”其实是一老早就存在的,但是和现代物理学中的电现象挂起钩来,是近代翻译的正确选择。
假如当时翻译文献的翻译家们,一定要用“雷”字来表示这种现象,如果得到了普遍认可,那我们今天就会说“雷灯”、“雷风扇”、“雷动车”——看上去好笑吗?其实要真是这样,也一点都不尴尬。
就好像如果“常凯申”早问世几十年,并得到中央文献的认同的话,中国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依然换汤不换药。
但是“大陆的罪人,岛国的伟人”这些毁誉,就都录入了“常”家,与“蒋”公再无瓜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