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实习生的“较真”
前几日,一位年轻的北大实习生向企业人事主管讨要餐补的微信截图火遍网络,题为“年轻人跟社会较劲的一天”冲上了微博热搜。
起因是这位北大的实习生每日32元的餐补被扣,她凭借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有餐补的实习协议去找人事负责人协商这件事情。
而人事的主管却说她经历的事太少,让她别太较真,并直言:
“如果为多要点钱耽误这么多精力,那你就把自己看低了。”
此事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力挺北大实习生,觉得不是钱的事,该自己得的就应该争取。
我只是拿我该得的,凭什么说我较真?
一些资深的职业人也很赞赏这个女孩的做法。
他们认为,在职场上,在涉及到原则问题、重大事件和重大利益的问题上,一定要“较真”!
但小部分职业人并不认同这个女生的做法,他们觉得,虽然公司不该扣发餐补,但实习生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点欠妥,过刚易折。
虽然实习生有自己合理合法的相关权益,必须要据理力争,这无可厚非。
但作为成年人,应该有权衡利弊的能力,你争取的东西需要花多少时间、精力去争取,到底值不值得,如果不值得,就要及时止损。
但我个人认为,就单从实习生向单位讨要餐补的事,这是合理维权。
既然协议有约定,那按照协议去讨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并没有错啊。
这位人事负责人看似有道理,但这种所谓为你好的言论,其实就是为自己开脱。
如果真的为别人好,就应该遵循合约精神,按协议支付别人该得的补贴!
为什么盖章的合同都可以不作数,那企业还有什么值得人信任的地方呢?
与其说这位实习生这样和企业“杠”,恐怕以后没有单位敢收,不如说这么不讲诚信的企业以后又有谁敢与之合作呢?
02
契约精神的缺失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说的没有契约精神,一旦自己违约,便开始自以为是地开脱,并且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大家小时候肯定听父母说过,如果你考到班上前几名,我就带你去玩诸如此类的话。
可等到孩子真的考到了,又有几个父母能真正履行当初的约定呢?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欠钱的人反而成了大爷,借钱的人却不好意思开口找别人还钱?
等实在急需时,硬着头皮要钱,别人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酸你几句话,这么点钱你还怕我不还吗?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愿意借钱,正是社会中太多人破坏了契约精神,所以才使得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冒这个险。
契约精神的缺失,让人们极大地缺乏安全感!
契约精神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商业品格,从最原始的签字画押,到现代社会的电子印鉴,有了契约精神才能维持基本的商业秩序。
03
契约精神,为别人更为自己
有这么一个故事,上帝带着一位去世的基督教徒,去看看天堂和地狱到底有什么区别。
上帝先带他来到地狱,里面有一张巨大的餐桌,摆满了好吃的食物。
基督教徒想,地狱并不是那么糟嘛!
到了用餐的时间,一群饿得瘦骨嶙峋的人在盛满食物的餐桌前,拿着长柄的勺子,争着抢着往自己嘴里喂食物。
但因为勺柄太长了,喂不到自己的嘴里,他们又饿又急。
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地狱。我们再去看看天堂吧!
到了天堂,也是这样一张桌子,可里面的人却个个长得很好。
只见他们拿着长柄的勺子,把食物喂到对方嘴里,愉快地分享着食物。
你看,这就是天堂!
同样的食物,同样的勺子,如果只想着自己,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而如果与周围的人建立契约,相互喂食,既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这就是遵守契约精神带来的好处!
遵守契约,似乎是为别人遵行,但实际上却是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个好的契约还能建立起利益互联的契约制度,维持社会秩序。
04
契约,是法治社会的基础
虽然契约本身并不能代表绝对的公平,但是,双方都遵守契约至少能保证基本的公正。
契约体现的是双方财富和利益之间的较量,而较量的胜负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但双方较量的共同目的是为了达成契约的统一。
那为什么说契约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呢?
首先得有统一的契约关系,然后才能逐渐立法去维持契约。通过法律,不仅能保障契约关系的有效性,还能实现有序调整。
法治社会的形成,总是先有契约来固化利益关系,再有维护这些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即各种表达社会共识的法律法规。
一旦出现违约,受损失的一方最终能够通过司法途径追偿损失,而使违约一方占不到便宜并付出违约成本,才能使契约的约束力具备与法律文本同等的力量。
没有这样的制度设计,契约社会很难成立。
所以,再来看这则事件,这位实习生和企业建立了契约关系,签订了实习合同,上面约定了相应的待遇。
而当一方不按契约履行时,另一方就可以应用法律来维护这段契约的有效性。
那么反之,如果这位实习生像人事经理说的那样,不那么“斤斤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那么违背了契约,也同样无视了法律。
法律本身就是对契约关系的保护与救济,所以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实习生只好跟人事负责人说按合同走法律程序。
此招一出,企业便乖乖地把这位实习生的餐补如数补发。
如果大家都背弃契约,那么农民的土地是否可以随便买卖?
各种税费是否可以不讲规矩随便征收?
重大项目的决策权力是否随便谁说了算?
所以,一个文明成熟的社会,不但让大家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财富,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拥有财富和享受权利。
契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约束,但它却是对我们权利的最好保护!
契约精神,不仅是我们解决纠纷的依据,更是我们行走在文明社会的指明灯。
所以,不要让“人情”代替规则,更不要让“走捷径”来破坏契约精神。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