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本是风俗文化的一种传承。但有些节日,其实过得很莫明其妙,需要从文化上捋一捋头绪。清明节就是一例。
今天的人们把清明当做祭祖扫墓的日子,这其实与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并不吻合,是当年民国政府在制订节日制度时做的稀里糊涂的事。
1 清代以前是冬至祭祖
史料有非常明确而丰富的记载,在清代以前,中国人都是在冬至日祭祖的,这个习俗大约始于周代。
古代人祭祖的目的与今天有很大不同。过去祭祖是农收之后,用所丰收的农产品(作物和牧畜等)和加工品(玉石和青铜礼器等)来祭祀祖先,大致的目的是告诉祖先这一年的丰收情况,希望祖先也能参与分享。今人改在清明祭祖,时间改到了春耕之始,多数是为了祈求祖先保佑,使自己在新的一年中能万事顺利。相对而言,今天的人们要功利得多。
周人祭祖与“过年节”(我的老家至今还有这个说法)是相同的时间。“年节”也就是所谓的过大年,不是今天的春节。“年”这个字,其甲骨金文的象形含义就是作物丰收,颗粒归仓的意思,见下图。
不同时期的年字在狩猎时代,古人描述地球公转的时间概念不是“年”,而是“岁”。岁的甲骨金文就是表示狩猎周期的。狩猎时代一般是春休秋猎,所以“岁”字也就有了时间含义了。
到了农耕时代,由于是一年一季的农耕习惯,所以就有了用“年”来代替“岁”表公转时间。
农耕时代不仅有农耕,也有牧业和手工业。一般是秋收之后进入农闲,开始手工业制作。到了秋冬,还会进行狩猎。到了冬至时节,天气变冷,手工作业和狩猎也要歇息了。一年下来,到冬至时节,农牧业和手工业都丰收了,开始过“年节”了,先用一年收获中的上品来祭祖,然后就是自己和家人及族人开始休假和各种Happy。
周人以冬至为岁首(一年的第一天)还有一个原因。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白天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这表明冬至是阳气始升,阴气至极的日子。选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然后准备迎接新的一年,也是有早期朴素的祭祀文化因素的。
这种冬至祭祖的习俗一直沿续至清末,民国政府制定节日制度时,将清明定为祭扫时间,才发生改变。但是,今天的许多地方仍然保持着清以前的习俗,比如福建、浙江沿海一带仍然是冬至祭祖。
2 唐宋时期是清明踏青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有各种传说,较公认的说法是纪念介子推。与纪念介子推有关是比较可信的,因为有文献记载。但是将清明用于祭祖和扫墓的确是民国以后才出现定制。不排除古代晋国因介子推的缘故而在清明时节过“寒食节”的可能,但这恐怕也是当年晋地的局部习俗,不是广泛和大面积的。
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就是清明时节不吃浑,甚至不生火做饭,只吃点零食或冷菜剩饭,故名“寒食节”。史料并无清明祭祖的记载,但有“寒食节”的记载。
我个人猜测,民国政府将清明确定为祭扫祖坟的节日,或许与一些古代名人名言有关。比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很多人把“欲断魂”理解为“哭得死去活来”,这是不对的。其实,杜牧的诗是抱怨清明时节的天气的。
初春的清明时节,人本来就容易犯困。如果再下雨,而且是一直“纷纷”地下个不停,这很容易使人出现沮丧的情绪,“欲断魂”描述的正是这种情绪。事实上,杜牧此诗本身就证明了当时的清明节绝非祭祖扫墓的时间,因为其诗的后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明杜牧是要喝酒的。这说明杜牧不仅没有祭祖,甚至连“寒食节”都没有在乎。我们要知道,古代人祭祖有严格的礼仪,是要斋戒几日的,怎么可能跑去喝酒呢?
杜牧所指的“古花村”在今安徽,不是山西。山西是当年晋国腹地,是“寒食节”的发源地,杜牧作为唐代的大知识分子,不可能不知道这点常识。所以,在清明时节,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之后,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山西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古文献没有记载清明祭祖,但记载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却非常之多。比如宋代大儒程颢的《郊行即事》有诗句“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作中国历史上的儒家代表性人物,程颢不可能不知道祭祀祖先的礼制。程颢居然也是在清明节饮酒,还“莫辞盏酒十分劝”,这可能么?从其“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看,当时的清明节无疑是郊游踏青的节日无疑。
当然,宋代苏轼的《寒食帖》与黄庭坚的《清明》也讲到清明节扫墓祭祀的情况。应该说,宋代部分地方已经出现清明祭祖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
3 从“寒食”到清明的演变可能始于宋元时期
尽管将清明节确定为祭祖扫墓的节日始自民国政府,但开始过“寒食节”,并逐渐在清明时节扫墓,应该是在宋元时期开始的。所谓宋元时期,指的是辽、金、宋、元并立,相互拉锯战,并最终形成元宋对峙的时期。这个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汉地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包括蒙古人在內的草原游牧民族自古有在清明时节祭祀祖先的习惯。很可能在辽金元宋相互拉锯的时期,淸明时节祭祖的风俗在汉地有所传播,在蒙古入主中原后,开始与中原北方的“寒食节”合二为一,逐渐形成了清明祭祖扫墓的习俗。宋代苏轼的《寒时贴》、黄庭坚的《清明》,都表现出清明有扫墓祭祀的现象,只不过当时可能更多体现于北方与游牧民族相互交融的地区,逐渐向南方扩散。到了元代,则已经十分普遍了。元末明初诗人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即可见一斑,其诗云“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但是,明清两朝又逐渐恢复了冬至日祭祖的传统习俗。这一点,明清两朝的皇家祭祀活动文献记载很清楚。应该只是在民间的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清明扫墓的习惯。直至民国政府确定清明节,这才有了新的定制。
今天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清明祭祖扫墓,同时也可以郊游踏青。一举两得,也未尚不好。只是这文化的含义少了许多,祭祖也未必如古人诚意。
凡事应该多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作为文化传承的节日,更应如此。过有文化底蕴的节日,或许更有意思不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