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爱国三问

作者: 我不能说不知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22:38 被阅读4次

    这是我不能说不知道的第34篇文章

    南开大学 爱国三问

    “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师生

          习总书记的一席话不仅回答了张伯苓校长1935年提出的“爱国三问”,更激励我们要把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犹记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3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南开大学 爱国三问

          其言谆谆,其意切切,正在于要振奋起师生的爱国斗志。这3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走出流血牺牲、生死考验的语境,走出神州陆沉、存亡绝续的背景,仍然需要我们一代一代这样问下去、答下去,才能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南开大学 爱国三问 张伯苓

          开学典礼上,学子们最为期待的便是校长的演说。虽然他带有天津乡音的“大白话”,但言浅而意深,极富感染力。在每一次“入学第一课”上,张伯苓讲得最多的就是为国为公,对此念兹在兹,不断以此勉励新老学生。

    1

          演说中,张伯苓主要谈了两个主题,一是“认识环境”,二是“努力干去”。

    南开大学 爱国三问

          这里的“环境”指的是时局,这一年的不同之处,正是“环境有了许多的变化”。环境有了什么变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家的危难日益深重。“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华北随即面临着日寇的蚕食。特别是进入1935年以来,日本通过一系列行动,制造事端,挑起摩擦,提出种种无理的要求。而国民政府一再退让,并与日方达成“何梅协定”,表态对日本“所提各事均承诺之”。一时舆论哗然,人心大乱。

          环境的变化,也让南开大学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作为一位深具使命感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感到,“何梅协定签字以来,平津一带随时可有战祸”。他甚至清醒地预见到,“天津如被侵袭,早受日人嫉恨的学校,其遭遇破坏自属必然”。为了将学校继续办下去,张伯苓与校董们反复思量,决定寻求当时国民政府的支持。为此,他不得不将本该在9月11日举行的始业式,推迟了一周,专程赶赴南京,面见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在南京,张伯苓对校友们说,要“为救国而抗日”,不要因为学校有可能被毁,而对抗日心存顾虑。张伯苓呼吁校友们:“同学们固应爱护母校,但尤应爱国。”只要国家在,学校“何患不能恢复”,相反如果没有了国家,即使学校幸存,被敌人利用来愚弄国民,那“办南开学校又有什么意义”?

          时局板荡,令张伯苓忧心忡忡。他感到,必须要通过一次演说,和全校新老同学“稍微谈谈现在的情形”。因此,虽然错过了开学日,但是从南京回来后,张伯苓仍然坚持为同学们做一场始业演说。

    2

          在讲话中,张伯苓并没有对同学们谈及学校遇到的困难,也没有过多描述外敌的凶恶。他强调的是中国人自己应如何认识这样的环境。他指出,人如果不能应付环境,就要被淘汰,而教育正是帮助人应付环境的。

          张伯苓说:“最近几年,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有个很不安全的感觉。我们自以为是一个国,而这个国可是没有门,没有墙,这怎么好!”国没有“门”,是指国防的无力,对外不抵抗,门户洞开。“墙”则是指支撑国家的各方面力量。张伯苓说:“以前的环境,四面的墙一齐倒,彼此互相支持住,没有倒下……现在几面墙都塌了,有一面墙要整个地倒下去,自己又没有柱子支着。”联系当时情况可知,“四面的墙一齐倒”,是指军阀纷争的混乱局面。而在其他墙都塌了后,“一面墙要整个地倒下去”,指的是国民党蒋介石一系虽然打败了其他新旧军阀势力,却照样在外敌面前软弱无力,同样也要倒下去。

          最令张伯苓感慨的,是已处于危墙之下,人们还不能团结一致。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不安全”。张伯苓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希望我们都有这个感觉。”也就是都要有危机意识,快快盖自己的墙,挡住那猛扑而来的势力。

    3

          “认识环境”之后,重要的是“努力干去”。怎样去干?张伯苓提出了三个要点,要公、要诚、要努力。要公是价值观,是方向;要诚、要努力是态度和作风。之所以要“公”,是因为很多人太自私、不能合作。之所以要“诚”要“努力”,则是因为许多人爱耍小聪明、敦厚不足,做事总是浅尝辄止、知难而退。

          特别是讲到自私,张伯苓痛心疾首。他说,自己曾经面对小孩子做过一次讲演。张伯苓问他们:“中国人多不多?”小孩子们说:“多。”又问“中国强不强?”说:“不强。”“为什么不强呢?”小孩子们回答:“不能团结。”张伯苓说,这个道理小孩子都懂得,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却做不到。他让学生们想一想:“我真爱国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好处吗?我自己对公家有害处吗?”张伯苓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要想上三回。

            他说,很多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太狭隘,“总不愿别人好”。“大家在一块谈,谈到别人的坏处,大家精神百倍;说人好处,就不高兴了,好像不愿中国有好人。”张伯苓指出,“这就是亡国的根源。”讲到此处,张伯苓提出本文开篇那三个振聋发聩的问题: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吗?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

          这“爱国三问”无异于当头棒喝,激昂了学生们的爱国之志!张伯苓对学生们说,如果你是中国人、爱中国、愿意中国好,那么就改掉自私狭隘的毛病,从自己做起,“由一人、一班、一校起下功夫,练习为公”!

    4

          百年树人,风雨载途,大学始终高扬爱国旗帜,“爱国三问”在教育事业中一以贯之,成为始终回响在每一名学子耳畔、振奋精神、激扬力量的永恒拷问,陶铸了一批又一批爱国淑世、心怀大公的英才栋梁。

          在新时代“爱中华,复兴中华”的人生期冀。不同时空的问答,一脉相承的爱国精神,必将在一代代青年学子心中赓续传扬,必将成为最深沉的底蕴、最壮丽的诗篇。

          心怀“大我”,是一种大格局、大抱负,把小我融入大我,是正确打开人生的方式。一滴滴水融入大海,永远都不会干涸。每一个“小我”的奋斗,需要汇入时代的洪流,个人成功的果实,只有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才会更有价值。中国的伟大变革,靠的就是一代代无数“小我”的砥砺奋斗、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努力奔跑。

          钱学森、邓稼先、黄大年、于敏,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科学报效祖国,只愿祖国强大;张黎明、孔祥瑞、马继东,扎根一线、扎根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无数榜样用最质朴的爱国敬业情怀,诠释了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真谛。

          古人讲,“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大者”就是一种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大者”立起来,追梦人方能不迷惘、不畏惧,前行多远都不会迷失方向。树立家国情怀要立足当下,在本职工作中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非凡的业绩。国家的富强,城市的进步,体现在千万个“小我”的幸福美满上,靠的也是千万个“小我”的不懈奋斗。正是有一个个追梦人,一个个奋斗者,才让我们的城市更加闪亮。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鼓舞,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新时代内涵。爱国,从来就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爱国重在实践,贵在力行,需要用热血挥洒,用奋斗书写。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才能在时代洪流中书写精彩的人生。当一个又一个“小我”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时,就能汇聚成一个“大我”,这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心有“大我”,志在万里。将爱国情怀深深地扎根人民,化为实干与担当,把“小我”的光和热,奉献给祖国,奉献给家乡,立鸿鹄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开大学 爱国三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fj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