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埃及象形文字传奇
12. 最后什么都懂的人
尽管德萨西教授和他的两位教授学生,以及其他学者都做出了艰难的努力,但是,罗塞塔石碑象形文字的揭秘,直到十多年后的1814年,因医学博士托马斯·杨(Thomas Young)的进入,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杨是一位来自英国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出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一个富裕家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神童:他2岁学会阅读,4岁能将英语诗作和拉丁文诗歌背得滚瓜烂熟,不到6岁能把圣经从头到尾看两遍,还学会用拉丁文造句。9岁掌握车工工艺,能自己动手制作物理仪器。几年后他学会微积分和制作显微镜和望远镜,14岁之前,他已经掌握10多门语言……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父母送他进过不少名校,杨还是把自学当作最主要的学习手段。
医学博士托马斯·杨杨的一生已经无法用“博学多才”来形容。
杨的正式职业,首先是一位医生。1792 年,杨医生在伦敦学习医学和解剖学,不久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格廷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继续进修医学。20岁时,他将自己的第一篇医学论文《视力的观察》自荐给伦敦皇家学会,并在21岁生日里被评为英国“一周科学人物”。杨在论文中解释了人类眼睛的调节机制——关于眼睛如何通过不同的距离聚焦在物体。类似于牛顿,他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可怕的实验,以获得相关的证据。他提出人的色觉取决于眼睛的三种不同神经,分别感知红色、绿色和紫色,率先建立了三原色原理(RGB),这一原理后来成为了现代颜色理论的基础。
光的三原色原理23岁那年,杨在德国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27岁在剑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开始在伦敦圣·乔治医院行医。他发明了一个简单的规则来确定儿童药物的正确剂量,称为杨氏规则:儿童的剂量等于成人剂量乘以孩子的年龄,再除以十二加上孩子的年龄。他对医学的主要贡献包括:发表《心脏和血管的功能》(1808年)论文,著有《医学文献介绍及实用疾病分类学》(1813年)、《实践鼻科》(1813年)、《虚损类病的历史和治疗》(1815年)等著作。因此,他在179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杨医生在做实验行医之余,他花了许多时间研究物理学、数学、天文学、考古学、植物学、昆虫学、经济学和自然哲学。1801 年,28岁的他在皇家学院任自然哲学教授。杨博士以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挑战牛顿的微粒说,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并于1802年在皇家学会宣读了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但据说发行后只印出了一本。直到2002年,《物理世界》杂志评出十大经典物理实验,“杨氏双缝实验用于电子”名列第一名,被称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认为,杨氏双缝电子干涉实验是量子力学的心脏,“包括了量子力学最深刻的奥秘”,这个著名的实验如今已经进入中学物理课本。而爱因斯坦在1931年《牛顿光学》序言中,高度赞扬了托马斯·杨,多次评说道:光波学说的成功,在牛顿物理学体系上打开了第一道缺口,揭开了现代场物理学的第一章。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波和水波1802年,在杨接受自然哲学教授职位的第2年,他被任命为皇家学会外交秘书。1805年,杨在研究力学过程中,他根据表面张力原理发展了毛细管现象理论,提出了托马斯·杨方程。1807年在他出版的《自然哲学和机械技术讲义》里提出“杨氏模量”,又对弹性力学做出了杰出贡献。杨氏模量是一种弹性模量,建立在胡克定律基础上,它表征了材料的物理性质,其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杨氏模量越大,越不容易发生形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众所周知的“能量”(energy)一词,就是他在180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讲义》里引进,并首次给出了能量的物理学解释。
杨氏模量表达式除了上述领域外,杨的研究还包括造船工程、潮汐理论、用摆测量引力、虹的理论……。到了1808年,杨又把物理学博士学位收入囊中。1818 年,物理学博士杨被任命为地理经度委员会秘书和航海年鉴主管,还为一家大保险公司担任过统计检察官。1826 年,他当选为法国巴黎科学院的八位外籍院士之一。杨的这些学术经历,似乎没有一个有交集。
杨的兴趣涉猎甚广,他也热爱美术,对艺术还颇有心得,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擅长骑马,并且会耍杂技走钢丝,传说有一次他居然步行了170英里去看一个艺术展览。他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63篇文章的作者,其中包括46篇关于科学家和古典学者传记,以及关于“桥”、“色彩论”、“埃及”、“语言”、“潮汐”等条文。当他1829年5月10日去世时只有56岁,去世前还在编写一本埃及字典,他用一生演绎了整套百科全书。
“Thomas Young The Last True Know-It-All”——托马斯·杨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什么都懂的人”。
最后一个什么都懂的人罗塞塔石碑和埃及象形文字终于等来了这位“最后一个什么都懂的人”,因为托马斯·杨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学家。
多年来,杨一直致力于学习和研究语言,他掌握的语言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迦勒底语、叙利亚语、撒玛利亚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和埃塞俄比亚语等。
1804年,托马斯·杨注意到了英国人劳斯·鲍顿(W.Rouse Boughton)爵士收藏的埃及铭文,然后又在埃及底比斯的一个木乃伊箱中,发现了用草书埃及字符(现在叫世俗体)书写的纸莎草纸,从此迷上了埃及语言和文字。在他以前研究语言学时,曾对400种语言做过比较,于1813年创造了一个新的术语“Indo-European”(印欧语系),用以描述在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北印度使用的语言。此语系1647年由荷兰语言学家凡·伯克斯(von Boxhorn)首次提出,经过杨之后一直流传至今。全世界有46%的人口(32亿)以印欧语为母语,是迄今为止所有语种中最多的一种。但是,古埃及语不属印欧语系而属于亚非语系,杨很有兴趣把埃及语也作为自己新的探究领域。遗憾的是,他大脑内的语言库中还没有科普特语。
罗塞塔石碑被发现整整15年后,托马斯·杨才在这块石碑上找到了破解埃及文字的第一个突破口,虽然他比别人迟到了很多年。杨对于古埃及文化没有多少兴趣,他不关心古埃及文字的破解对于解读埃及历史的意义。在一封给朋友的信里,他甚至抱怨说,埃及文字记录的尽是一些荒唐的无聊仪式。对于杨来说,破解埃及文字和求解一道数学难题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1814年夏天,杨医生来到英国南部沿海城市沃辛(worthing)度假。在风景如画的海滨,他开始潜下心来,观看和琢磨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当然,他面对的只是石碑拓片的副本。
埃及圣书体象形文字此时此刻,杨博士的目标,肯定是旁人都没有攻破的圣书体象形文字,即罗塞塔石碑顶端那些小鸟和野兽构成的小图符。
这些象形文字符号看上去密密麻麻,一排排花里胡哨的图画不知道从何开始阅读,就连阅读的顺序究竟是自左而右,还是自右而左都分不清楚。好在杨博士知道,有位名叫乔治·佐加(Georg Zoëga)的丹麦学者兼科普特语专家,1787年出版过一部著作。
乔治•佐加( Jørgen Zoëga)佐加收集了958个象形文字符号,根据其形状分成了植物类、器皿类、哺乳动物器官类等。虽然不知道它们的意义,但佐加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象形文字首先必须首先确定它的书写方向,其规律是:书写方向开始于这段文字中人或动物面孔所朝向的一面。横排的象形文字根据人或动物的朝向,从左开始,或者从右开始阅读;竖排的象形文字则从上至下阅读。至于究竟是从左上开始,还是右上开始,同样取决于这段文字中人或动物面孔的朝向。
圣书体象形文字的书写和阅读方向从 1798 年起,乔治·佐加就担任丹麦驻罗马领事和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成员。他在钱币学方面的工作,促使他从事埃及学和科普特语言研究。乔治·佐加一再提示:埃及象形文字可能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文字中椭圆框内写的应该是王室名字或宗教习语。这一点也得到了德·萨西的推崇,即埃及象形文字铭文中的外国名字可能是按语音拼写的。
乔治·佐加的见解是那么富有洞察力,最终导致了托马斯·杨走出了象形文字正确破译的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