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中国史钢》目的了解王朝更迭、政治兴衰、社会变迁,也描述文化发展、商业经济,地域民俗、大众生活等。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汉初在武帝前的六七十年是道家思想的全盛时代,帝国的政治和经济都受它深刻的影响。当时朝野上下都是锋镝余生,劳极思息;道家“清静无为”的政策正是合口的味,而且是对症的药。第一个黄老思想之有力的提倡者,是高祖的功臣曹参。第二个黄老思想之有力的提倡者是文帝的皇后窦氏。
文帝时代,黄老思想之最重要的影响,还在经济方面。自从春秋以来,交通日渐进步,商业日渐发达,贸迁的范围日渐扩张,资本的聚集日渐雄厚,“素封之家”儒家从道德的观点,痛恶他们居奇垄断,括削农民;法家从政治的观点,痛恶他们不战不耕,减损国力。
当时的儒者,本着儒家思想,对于骄奢的商贾自然主张制裁的。道家要一切听任自然,富贾大商的兴起,并非由于任何预定的计划,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现象,道家自然不主张干涉了。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高帝死后,儒家在朝中一点势力的萌芽,虽然给道家压倒,但在文、景两朝,儒家做博士的也颇不少。
武帝受儒家的熏陶是有素的。武帝又听王臧、赵绾的话,把申公用“安车蒲轮”招请了来,准备做一番制礼作乐的大事业和举行一些当时儒者所鼓吹的盛大的宗教仪式。窦老太太寿终内寝,田蚡起为丞相。儒家终于抬头,而且从此稳坐了我国思想史中正统的宝座。
巩固大帝国的统治权非统一思想不可,先秦的显学不外儒、墨、道、法。墨家太质朴、太刻苦了,和当时以养尊处优为天赋权利的统治阶级根本不协。法家原是秦自孝公以来国策的基础,秦朝昙花般的寿命和秦民刻骨的怨苦,使法家此后永负恶名。墨、法既然都没有被抬举的可能,剩下的只有儒、道了。道家虽曾煊赫一时,但那只是大骚乱后的反动。它在大众的意识里是没有基础的,儒家却有之。道家对于这些信仰,非要推翻,便存轻视;但儒家对之,非积极拥护,便消极包容。无论如何,在外族窥边,豪强乱法,而国力既充,百废待举的局面之下,“清静无为”的教训自然失却号召力。代道家而兴的自非儒家莫属。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武帝虽然推崇儒家,也着实做了几件使当时儒者喝彩的事。(一)是“受命”改制的实现。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自战国末年以来已成了普遍的信仰,在汉初,这一派思想已完全给儒家吸收了过来,成了儒家的产业。(二)是商人的裁抑。除了特别增加商人的捐税外,武帝又规定商人不得“名田”(即置田为产业)。“告缗令”施行后,据说中产以上的商人大抵破家。(三)是教育的推广。在西周及春秋时代,王室和列国已有类似学校的机关,但只收贵族子弟。孟子“设为庠序”以教平民的理想,至武帝方始实现。武帝又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这是我国地方公立学校的创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