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彭小写 以沫时光 10月29日
01
最近《我就是演员》这档综艺大火,韩雪和李兰迪相互成全的表演,把《金陵十三钗》这部剧演绎得流畅完整,全程无尬点。表演结束,章子怡使劲鼓掌,徐峥也肯定地给出一百分。
采访时韩雪认为:“两个人互相递戏,互相给台阶,可能最后出来的效果才是成就彼此的。”
不禁动容。在比赛中,重结果重输赢已经是常态,尤其在竞技舞台上,更需要靠打败对方来衬托自己的强大,用对手来成全自己。而韩雪和李兰迪却彼此递戏,互相成全,努力让对方的表演超过自己的演绎,实在难能可贵。
在他们的表演中,观众们看不到两个人为了争输赢的互相挤兑,而是一出完整精彩的好戏。最终两位演员也近乎打成平手,通过彼此成全,自己的演技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韩雪和李兰迪彼此是对手,亦是良师与益友。在他们身上我们知道:有一种提升自我的好方法,叫以自己之力成全对手。
02
大多数人的从小到大每一次比赛、每一场考试,结果都被看得太重要了。当成功变成一张张奖状、一枚枚奖牌,我们会欣喜,会感动,会着迷于胜利的“果实”。于是,较真于结果是输是赢成为了一种常态,看着对手赢得胜利,我们可能会心生不甘,甚至怨恨,更有甚者会使用下作的手段使自己赢得对方。
然而,我们却慢慢忘了比拼的终极目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所有比赛的终极目的,都是提升自身取得进步,无关输赢,更不仅仅在一点点的荣誉和奖励上。
因此,对手不是“前进的绊脚石”,而是取得进步的好帮手,在对手身上,我们会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不足。所谓成全对方,不是白白把胜利拱手相让,而是把对方视为朋友,帮助对方,达到共同提升,这才是比赛的意义所在。
快高考的时候,大家都把注意力牢牢地锁在自己的习题上,不甘落后。同学们彼此间的距离有些疏远了,班主任指出大家这个时候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请教,班里的气氛应该是热闹的,绝对不是死气沉沉的。
许多人抱怨这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吗?然往往互动后才知道自己的水平,远没有想象中的高,不足和缺漏纷纷暴露了出来。
现在想来,老师带了那么多届应届生,早晓得了在对手身上找到自身的不足,是非常快捷而有效的办法。
03
章子怡在点评时发自内心说:“比起看他们自身的演技,我更愿意看到他们彼此像柴火堆一样互相支撑,互相给力,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前阵子,孙茜和张小斐因为在微博上互撕上了热搜。他们也作为一组演员在舞台上PK,但在他们登台表演前就磨合得不太愉快。孙茜一直强调剧本逻辑不通,要求给自己加词,张小斐虽没有反对,但担心时间不够,希望能快一点去排练,最后,张小斐因意见没有受到重视躲起来哭了。
结果是,因为排练时间严重不够,两个人都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来。两位的演绎经验都很丰富,本该出一个好作品,结果令人惋惜。
事后他们互相道歉,导师们叹息“记住戏永远在对手身上。”
不仅仅对于表演而言是如此,所有的竞争中,“双赢”都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学会成全,互相体谅,也许会有一个大不一样的结果。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提倡“合作竞争”,提出了有“竞合”概念的“双赢”模式,旨在说明企业之间的团结合作,在竞争中共同创造价值。有人强调“和谐高于一切”,有人提倡“竞争才能生存”。而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
肯德基和麦当劳,京润珍珠和欧诗漫……这些品牌彼此的双赢,不仅给了消费者福利,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竞争关系中互相成就的力量,不言而喻。
04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原本以为这种欣荣的场景只限于合作时,其实在比赛中,在竞技里,也是一样的。帮助对手,成全对手永远不是对自身资源的一种浪费,反而会“知己知彼”,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愿我们和对手之间,仅仅在台上是所谓“竞争者”,私下的大部分时间里,能作为反映彼此不足的一面镜子,是良师,更是益友。
希望我们台下把酒言欢,互相成就,台上胜负见分晓。
无论结果如何,都一笑泯之,已然取得进步,胜负又何妨。
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
我愿与你用墨香温暖时光
我在这里,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