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头条。
一对一,再加把劲
孩子上高二,从去年开始,在物理和化学两门比较薄弱的学科,进行一对一的家教辅导,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在这两科上,孩子取得了不错的进步,在寒假前的期末考试当中,达到了全年级中位数水平,这在北京四中这样的北京市乃至于全国的顶级高中校中,应该还是让家长比较欣慰的。
孩子有了信心,家长也比较放心了。
于是前面的春节假期,大家过的还是比较愉快的,也给了孩子更多自由放松的时间,觉得应该张驰有道,有紧有松,不能一味的题海战术,长时间的加班加点,以免孩子身心俱疲。
度过了一个春节,寒假孩子多少有些放松。一开学学校就进行了开学考,这次孩子考的不够理想,物理、化学这两门课的成绩,更是比年级平均分要低6-7分。
大人着急,孩子也蔫儿了。
于是周末的时候,趁两位老师来进行一对一教学时,也抽时间和老师一起探讨论了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
据老师的反应,孩子在听理论知识和习题讲解时都能够跟得上,反应也比较快,而且还经常适度和老师进行讨论争论,课上做题也基本上能够做对,只是后面如果把类似的题混在一起,考察不同的知识点,或者考察的方式有变化,孩子就会犯迷糊了。
孩子能够听得懂,听得会,但时间长了会记不住或者说是记忆混淆,道理明白却做不对题,在问答题上能够明白道理,却表达不清楚,无法准确踩到得分点,拿不到应该拿到的分数,这些问题都是学习不够深入细致,做题量不够,解题速度不够快速熟练所造成的。
听得懂不一定能够做对题,思路对却也不一定能够拿到分儿,这是明显做题经验不够,应试技巧不足,套路没掌握。
老师指出了这些问题,也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多思考,有效进行大量练习,练解题技巧和加快解题速度。
听了老师的这些分析,我们家长都放心了很多,毕竟孩子在理解掌握知识上没有大的问题。只是功夫暂时还没有下到。
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不再觉得自己只要听懂了,就是万事大吉,后面就容易放松了,娱乐了,觉得自己没问题,就开始翘尾巴了,盲目乐观。后面一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盲目悲观,觉得自己啥都不行,没有信心,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通过和老师一起探讨,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制定了下一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大家都回复了信心,老师也知道了对孩子下一步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对一辅导还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虽然很贵,但确实有效,还是老师经验丰富,能找到孩子的问题,并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这个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