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 学习分享(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1)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因为有了期待,所以才会在意对方语言的表达和声音变化。而因为有了期待,所以当对方的话达不到期待时,我们就陷入了不愉悦。
2)四种选择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如 当别人说指责我们很自私,我们可能也会陷入自责,导致我们厌恶自己,感到内疚、惭愧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 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我明明很在意你!”此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2. 日常分享
1)昨天回简阳差点因为顺风车又有情绪。还是和上次一样打了很久没有打到,觉得浪费了自己很多时间。好在自己能够及时察觉到情绪的变化,有刻意去安慰自己,也发现了其实结果也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系:第一没有提前作准备约车,临近走了才叫车就是不太好叫。第二,对顺风车养成了习惯和依赖,以至于忽略了其他交通工具。
其实我完全可以做高铁或者汽车回去,但是习惯了约车以后就完全没有想起来。人陷入惯性思维以后就很难看到别的东西,脑子还需要加强提醒。 想通以后就没有再抱怨了,最后也很快约到车了。最让我欣慰的是,这次完全没有把自己乘车不顺利的委屈怪罪在周锐不买车上面,并且其实买车了我也不一定会开的。之前的感受让他成为无辜的承受者,我感到很抱歉。
2) 回去先去幼儿园接了小菜菜,我发现,他看到我来接他时,是很意外的,我是很欣喜给他打的招呼,但我看到他努力在让自己平静,想掩饰自己眼睛里的眼泪和喉咙里的哽咽。我感到了他的激动和感动,以及对我的想念。本来打算带他一起回奶奶家,但他不愿意。一番劝说失败之后,我决定留下来陪他一晚,玩了很多游戏,很尽兴,最后和他一起睡了一个早觉,所以昨天没有学习和写总结,今天补上。
3) 回来看奶奶,跟她买了钙片,奶奶准备了很多吃的,我一回来就把水果、月饼、各种零食给我拿来。晚上我不敢一个人睡,我喊奶奶和我一起睡,她答应了。我们一起聊天,一起跟爸爸视频了,还给她看了我们的结婚证照片。如果没有奶奶陪我肯定也睡不着,现在可以安心地写总结我觉得很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