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青年,那些大家

作者: 久住青山Lee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9:11 被阅读22次

          可能我注意的时间有点晚,及到金庸去世,微博、微信朋友圈及各种媒体杂志又是一波回忆潮及哀悼潮,“金庸走了,从此世间再无江湖”、“金庸已逝,江湖已远”“武侠江湖渐远 侠之大者不再”……这类臭屁标题的文章又开始充目盈眸,真是搞笑而弱智!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所谓文化多么的浮躁和不负责任,也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传媒精英是多么的心智匮乏。江湖从来未曾逝去,“江湖”在历朝历代便有此说,至于“侠者”夏商周我不知,至少在汉朝便已经出现,史书对此还有记载。真是不读史书的人有才,在中国的文化里,侠之大者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逝去而断绝,对文化的无知导致的不自信也是到了无以复加。李敖去世说什么“最后的狂生”,这个最后也只是你目光所及和生命所终罢了!单田芳去世说什么“单田芳老师去世,世上从此再无下回分解”,真是可笑至极!至于马尔克斯、臧天朔、余光中、黄易、杨绛、梅葆玖……我就不列举了。

          我不知道这些在媒体杂志和各种圈悼念的骚年们有几个看过他们作品的,也不知道都是什么文化层次,活着的时候你们在干嘛?必须承认这些大家对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他们的逝世也值得我们伤痛,毕竟曾经存在和影响了我们。至于说如丧考妣,大可不必。有那心思不如好好继承他们的遗志或者接过他们的社会责任,做好自己,给这个社会带来温暖和正能量,而不是一边在网上纪念,一边又在现实中倾轧算计,为了鸡毛蒜皮争吵不休,为了一己私欲而做些腌臜晦暗之事。

          其实很多人与其说纪念大师们的逝去,不如说纪念自己匆匆而过的青春和迷惘无知的现在。搞不明白为什么活着,即便是放弃所谓的理想,也未曾整明白,依旧在为“稻粱”周而复始的卑微着。

          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看不出向隅而泣或者自酌自饮的那些文化人能引领风骚的可能性,不过故作姿态的“骚”我是历历在目。这些人的去世较之苏轼、李白如何?李白死后没好诗了还是苏轼死后无好词了?媒体作为引领风向的媒介,应该“慎终追远”,只是不要言过其事(不是“实”)。前五千年不尽知,后不用五百年,五年你都未必知,何必故作惊喝?再者当代未必没有不如前人者,只是未必名声显赫。你们纪念着故去的,将来的人纪念着他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的”。江潮年年只相似,江月代代照后来。老去的不可能不去,新生的不可能不来。

            这个时代比起民国的好处就是大众受的教育多,民国那个时代,“鹤立鸡群”所以显眼;这个时代 “鹤立鸠群”所以另类。那个时候正是救亡图存之时,不只是在国家存亡,也在文化存续,那时候对于“用不用汉字”、“写不写白话文”都争论不休,甚至极端到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后来说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更多的人选择的却是“取其糟粕”不说,还将“糟粕”强证为“精华”,就是前人一心想打倒的“孔家店”掌柜的孔子都“不语怪力乱神”,你们再看看自己的周围甚至自己。求奇以致出众,取怪以求立名,证力以求成为“人上人”,至于跳大神以博财富的更是比比皆是。动不动喜欢跟风明星的,看看你们的明星都是什么货色?王林是多少人的干爹、师傅?那些在大庭广众盛典之上言说诚信的,又有多少一肚子背信弃义、尔虞我诈?无非是一张嘴加群伥为侍。好名的终究为名所坑,为利的终究为利所伤。就是不肯真诚踏实的做个凡人,总不想做个“庸人”最后就只好混成“烂人”。即便你们说的这些名家大师,我想能做好平凡事、保持平凡心并且心力一向才成功的是大多数。他们之所以远超同侪,只是因为他们积跬步以致千里。这个浮躁的社会看的是谁职位升得快,谁财富增长的快,谁妞泡的多,谁敢做的所谓“大不韪”之事早且干净……可是最后呢,演的好的“戏子”即便当世不彰,也难保身后不会“东窗事发”。

          那天看宅猪的《牧神记》,好人做千善而行一恶,便万劫不复;坏人为万恶而有一悔,好像就可以“立地成佛”。这个善与恶有三个标准,一个是本心所判别,一个是世俗道德,还有一个是道德之外的世范。与之牵涉的是“杀一人活万人”的讨论。其实浅层看就是一个利益问题,再往下看就是一个责任问题,如果上面善恶的标准能够评断出来,决断应该是很简单的事。多少年来“娘腔娘调”的讨论就差亚历山大的临麻一刀。

          你们去大兵的小屋,你们不去看张中行的书;你们去美国留学、定居,你们不读林语堂的书;你们连古龙的书都看不懂,还在那里悼念南美的马尔克斯!你们在自己所谓的文学网站写篇东西就要求互赞、互相关注,短短时间就累积成千上万的炫目关注,可是那又如何?你成了名,赚了钱,也不过是入了彀,不是吗?服文采之龟、享祭拜之牺牲罢了。学其形而不知其神,邯郸学步,最后人不人、鬼不鬼,还一副“情愿困在你怀中”的即视感,你自己说你作不作?

          估计没几个人看了这些字后是开心的,我是这样想的,当然应该是有极个别会喜欢。

          我只希望以后再有去世的大家名师,大家都能从好好追溯一下过往,鉴往以知来,而不是忙着写那些浮夸、矫情的纪念文章。如果不认为自己是矫情,那就好好想想自己那些逝去的亲人自己是如何纪念他们的,自己现在的亲人自己是如何珍视和孝悌恭敬的。倒不是说我如何好,只是说我在努力去做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显峰和藏海。放宽心,慢慢行,好好说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笑独行:赫赫,是,“金庸走了,从此世间再无江湖”、“金庸已逝,江湖已远”,大叔我看到这样的标题就气不打一处来!连“江湖”就是人心都不知道也敢写悼念金庸的报道文章,还发出如此狗屁不通的感叹!
      • 梅心无影:多数是追个热点,用一些套路罢了。你怎么也如此较真?🙂

      本文标题:那些年,那些青年,那些大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qz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