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对一个组织而言,可谓之生死攸关,那么如何培养组织的战斗力呢?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北宋神宗年间,有一位大将军叫宋守约,负责皇宫的守卫,也就是“殿师”。民间传说,宋守约听不得蝉鸣,所以,每年的夏天,宋守约就会命令士兵将皇宫周围树上的蝉全部赶走,如果那一天他听到了蝉鸣,当班的士兵可倒了霉了,肯定是军棍伺候。
这事传到了皇帝的耳朵,皇帝不高兴了,把宋守约召来,问:宋将军你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而宋守约却回答说:我知道这样做确实有一点过分,可我的任务是守卫皇宫,你想呀,我是带兵的,要带好兵就要令行禁止,而守卫皇宫的活儿都是分散行动,没有办法号令统一,干得好不好没有明确的边界与标准,那怎么办呢?我就把蝉鸣当作号令,你看,这件事做的好不好,别人用耳朵就能分辨出来,并且这样困难的事都能做好,其它的事怎么会做不好呢?所以,并不是我不喜欢蝉鸣,而是我用蝉鸣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对于一个军队,提高战斗力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是什么?分三步:
第一步:统一号令。有了统一的号令,士兵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宋守约的号令是什么?把皇宫周围树上的蝉全部赶走。
第二步:令行禁止。有号令还不行,还要有执行,并且这种执行是无条件的,如果没有执行,一定要有处罚措施。宋守约对待没有达到要求的士兵是军棍伺候。
第三步:适用边界。光有执行还不行,还得有标准,也就是这个号令适合那些场合,执行到什么程度?并且这个标准还要可视化的,可衡量的。就像宋守约,他的标准是没有蝉鸣,这个标准很明确,并且用耳朵就可以衡量
也许有的伙伴问,这种方法是不是只适合军队?当然不是,对于任何一个组织都适合,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训练组织成员,关键是能找到一个号令作为训练组织成员战斗力的工具,比如:组织的制度。
好,我们总结一下,训练组织成员的三个步骤是:统一号令,令行禁止,适用边界。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