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文前,想说一说自己身边的几件事:
一个是,因为新置了一瓶玫瑰酱,就兴冲冲地发了面,又提前准备了糖包零零总总的馅料,起了大早,蒸了一锅糖包,刚出锅确实卖相好,胖乎乎的,软软的,也分享与一起的姐妹,她最爱的就是糖包了。
因为她拿到时已是半上午,谦虚地说看着不好,吃着还行,她高高兴兴地拎起来。
晚些时候,她反馈说,糖包好吃,还问说现在玫瑰酱中还加芝麻核桃仁了,还有葡萄干红枣?
我笑了,说私人添加。
午间,儿子点餐说要吃凉面,也热火朝天地准备了,从面到菜,到各种配料,中途因为没有胡萝卜和洋葱,菜店又跑了一趟,顺路买了少许豆芽,炸了花生米,还加了水萝卜,香菜,豆皮,再佐了小米椒点缀,一盆色香味俱全的凉面做成了。
孩子也挺满意的,说好吃,还问说妈今天凉面没加芝麻?
我也笑了,说加得少了,因为袋子里没了。
那刻就在想,好友与儿子,都没参与做饭的过程,或者也压根就不会做,但却长了挑吃的嘴,一过口,就能将食材中细微之处都能拣出来,就象糖包碎中混到一起的配料,每一种都能精准辨出,如同凉面中拌过后,所有食材都霍霍起来了,即使是少一味芝麻,他也能吃出来。
这些都是普通人之间的普通事,上升不到品鉴的高度,但却引申和辐射到生活中的很多面很多事。
一个人衣食住行,言谈举止,行为准则,它代表了家教,家世,修养,甚至品行,见识等等方方面面。
可能你想着我就一天不洗衣服咋了,关起门来再打开门谁知道了。
不然,衣服的整洁度,将决定别人们感观第一印象。
工作时,别人都勤勤恳恳,你却掉儿郎当的,别人发的工资与你发的工资,近期来说没什么差别。
是的,再等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看看,如果你不改变,还是这样的态度,那么无论是从收入还是职位,真的就有了千里之别了。
还有对父母孝敬,对子女的约束也一样:
今天有你只给父母做了一顿饭,洗了一次衣服,甚至陪他们聊了一会儿天,去了一次集贸市场,这些看似平常简单的事,做了觉得特别心安,这周甚至许多天,会因为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付出而欣喜,甚至在工作生活中也会多了一些心无旁骛,少了惦念,事半功倍;
陪孩子读了一会儿,写了一会字,做了一会无聊重复的游戏,多唠叨约束一下他的言行举止,明天他将因为这份陪伴,这份积累,积攒了他行得正,走得快,安身立命的本钱。
可能,也会有疑义,说想得不对,诸如我早先听人们说人在做,天在看,就觉得是迷信,是死理,天怎么能看得到,太抽象。
年长以后,忽然觉得,这句话的理解不能是表面的意思,而是要深入到它的背后和内涵上,它是一种积累,沉淀,激荡,是深层次的底蕴所在。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解读,所有付出,不一定非有回报,但一定会有痕迹,或许它映射的不是点对点,钱对钱的事,而是蔓延开来,延展到事业,心境,健康,甚至子女的福泽上,所有这些又何尝能与当初对等呢!
所以,不要想太多,只管认真去做,只管努力前行,莫问结果,不说前程,自会有纷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