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赫伯特说:“富有耐心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今天我们聊聊耐心培养的第一个策略——有意进行冥想、自我反省练习。
01、何谓有意进行冥想自我反省
我们知道,改变的第一步是看见、觉察到。
比如,我想减肥。第一步,我就需要看见,我是真的胖了;第二步,再去看每天自己的饮食;第三步,去看为什么自己会吃那么多?第四步,确定减肥计划;第五步,落实减肥计划。
以上,第一步和第二步,其本质是自我觉察的一个过程;第三和第四步是自我反省的一个过程。
而冥想可以提升自我觉察力,这块很多文章都有说,具体就不阐释了。
所以,有意冥想提升觉察力,学习自我反省可以培养耐心。
02、觉察和自我反省的区别
在介绍具体的耐心培养前,我来先跟大家介绍下觉察和自我反省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说自我反省;
我们说的“自我反省”指的是,看一个人自己的内心,检查一个人自己。
一个人为什么检查自己?
是为了改善、为了改变、为了修改;你为了变成某个事物进行自我反省,否则你不会沉溺于自我反省。
如果不存在修改、改变以及变成有别于“你实际是什么”的另外某种事物的欲望,你就不会检查你自己。
我是没有耐心的,因而我反省、检查我自己,为了摆脱没耐心,或修改、改变耐心不足。
只要存在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修改或改变“自我”的反应的欲望,就总是存在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觉察;
觉察是不带有评判的观察,觉察带来理解,因为不存在评判,而只存在安静的观察。
如果我想要理解某个事物,我需要观察——不批评,不谴责,不作为快乐而追求它或作为不快乐而回避它,仅仅存在对事实的安静的观察。
所以,觉察不存在预期的目标,而只存在当每个事物出现时对它的觉察。
最后,我们来说说觉察和自我反省的区别;
自我反省是自我提高,总是存在预期要达到的目标;而觉察不是自我提高,正相反,它是自我——“我”及其癖好、记忆、需要和追求——的终止,让我们看到真相——“真实是什么”。
觉察帮助我们看到真相,而自我反省帮助我们修正。
03、觉察和自我反省,帮助我们培养耐心
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有耐心时,生活看起来就是美好的,不会与焦虑联系起来。但当我们发现自己对某件事情不耐烦时,体验肯定迥然不同。
体验到不耐烦,是我们的思绪没有放到当前这一刻、没有放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之上、没有保持以过程为导向的最早的迹象之一。
我们总是从“现在”退出,让思绪带领着自己从一种完全不相干的讨论跳到另一种。它提醒我们明天会和某个人进行一次艰难的面谈,想着某个人昨天激怒我们的时候,我们本应当如何机智地反击,等等。
这种持续不断的内心独白和聊天,会随一种紧迫感和不耐烦的感觉而来,思绪任意飘散,但就是没有聚集于我们当时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此时我们有觉察力,能觉察到自己思绪,看着思绪如何走,我们就可以把自己从混乱的思绪中带出来,继而通过自我反省,帮助自己修正耐心。
所以,通向耐心的第一步——意识到自己的内心独白什么时候开始开始疯狂奔走,并且拖着我们一路狂奔。
培养耐心的第二步——自我反省,带着培养耐心的目标,帮助自己回归当下,聚焦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
04、写在最后
董宇辉说:人生就是马拉松,你每走一步都算数,就连太阳光到地球都需要八分钟,所以你也需要时间,请耐心一些。
有意冥想提升自己的觉察力,学会自我反省可以帮助自己培养耐心。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点亮再看,与朋友共勉,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