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
《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画面

《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画面

作者: 阅悦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23:00 被阅读373次
    《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画面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分两条主线,一边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理想的爱情和婚姻,却在丈夫卡列宁的冷漠和虚伪、恋人伏伦斯基的不理解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后落得个卧轨自杀的下场。

    另外一条主线,描写了列文和吉娣的爱情故事。

    作品里有非常多的精彩语句,让人回味无穷,感受文学盛宴的美。

    1、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以真诚的爱情为基础,比如列文和吉娣的家庭。不幸的家庭,说不清楚,缺少很多的美德,缺少爱情,缺少真诚,缺少理解……安娜的家庭,陶丽的家庭,千万个上流社会的家庭,都不外如此。

    2、她的服装和姿势都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列文一下子就在人群中认出她来,就像从荨麻丛中找出玫瑰花一样。一切都因她而生辉。她是照亮周围一切的微笑。……他走了过去,像对着太阳似的不敢朝她多望,但也对着太阳一般,即使不去望她,还是看得见她。

    列文对吉娣的迷恋,这样的描写入木三分,她就是他世界的中心。可以从列文身上看到很多作者的影子,看得出来作者对妻子充满深情。

    3、奥勃朗斯基(安娜的哥哥)微微一笑。他很懂得列文的这种感情,懂得在他看来天下的姑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除了她以外的天下所有的姑娘,这些姑娘个个具有人类的各种缺点,都平凡得很。另一类就是她(吉娣)一个人,没有任何缺点,而且凌驾于全人类之上。

    写列文对吉娣的深情,不止是写列文自己的个人感受,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展现列文无可救药的爱恋。精妙!

    4、两人(奥勃朗斯基和列文)忽然发觉,他们虽然是朋友,虽然在一起吃饭喝酒,关系似乎应该更加融洽,其实各人在想各人的心事,彼此互不关心。

    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却是非常好的朋友。同床异梦,哦不,是貌合神离,真亏作者想得出。

    5、一分钟以前,她(吉娣)对他(列文)是那么亲近,对他的生命是那么重要!可此刻,她对他又是多么隔膜多么疏远哪。

    想象一下一个男人对一个自己很爱的女人求婚,然后被拒绝,说的就是这样的心情。表白前后,至亲成陌路。

    《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画面
    6、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安娜)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

    一见钟情,就是伏伦斯基第一次见到安娜的情形。惊鸿一瞥,一开始可能只是淡淡的爱,浓浓的情欲,但相识相知越深,越爱得无法自拔。

    7、吉娣觉得安娜十分淳朴,她什么也不掩饰,但在她的内心里另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盎然、超凡脱俗的世界,那是吉娣所无法捉摸的。

    这是小说两位女主角的一次碰面,吉娣仰慕安娜感情的丰富,还有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安娜欣赏吉娣的美丽和年轻。

    8、吉娣瞧了瞧他(伏伦斯基)那同她(安娜)挨得很近的脸。她这含情脉脉却没有得到反应的一瞥,到好久以后甚至过了好几年,还使她感到难堪的羞辱,一直刺痛着她的心。

    吉娣在刚刚之前才拒绝了列文的求婚,很快,她也体会到了列文被她拒绝的心情。她在舞会上看到伏伦斯基对安娜的狂热追逐,知道伏伦斯基与自己不再存在任何可能,内心倍感屈辱和煎熬。

    9、他(伏伦斯基)对她(安娜)说的话,正是她内心渴望而她的理智害怕的。她什么也没有回答,但他从她的脸上看出了内心的斗争。

    安娜和伏伦斯基在舞会上见面之后,感受到他对自己的情意,她惧怕这样的情意。第二天匆匆忙忙从莫斯科坐火车回彼得堡,没想到伏伦斯基也在火车上,追随她。情感上的渴望和理智上的恐惧,让她的内心痛苦地挣扎。

    10、她(安娜)在这小小的平台上站住,头脑里重温着刚才发生的事。她想不起自己说过的话,也想不起他(伏伦斯基)说过的话,但她明白,这片刻的谈话使他们可怕地接近了。这使她感到害怕,也使她觉得幸福。

    伏伦斯基在火车上,对她进行了深情的表白,她打断他。赶紧回到自己的的车厢,安娜知道,自己对他的情感已经开始变化。

    这种不伦的感情让她害怕,但是从来没感受过爱情的她,此刻又感觉幸福。这种感觉让她精神紧张,折磨她。

    《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画面
    11、这一切将产生什么后果,他(伏伦斯基不知道,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他觉得他以前所浪费和分散的精力现在都集中在一点,并且精神抖擞地去追求一个崇高的目的。他因此感到幸福。他只知道他对她说了实话,她到哪里,他也到哪里;他现在发现生活的全部幸福生活的唯一意义,就是看到她,听见她的声音。

    这是伏伦斯基对安娜表白之后的内心独白,他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或者是滋长了。原来更多的是情欲,慢慢爱情占了上风,变成大多数。我想,这种内心的感情,在电影里看不到。

    12、伏伦斯基的镇定自若,碰到卡列宁(安娜的丈夫)那种冷冰冰的自信,就像镰刀碰在石头上一样。

    当第三者碰到正牌丈夫,会是什么体验?老王见老公,镰刀碰石头。

    13、他(卡列宁)第一次生动地想象着她的个人生活、她的思想、她的愿望。一想到她可以而且应该有她自己的独立生活,他害怕极了,连忙把这种思想驱除掉。这也就是他所害怕正视的深渊。

    卡列宁在一次宴会上,看到安娜和伏伦斯基单独聊得很热烈,怀疑安娜对他不忠,内心既害怕,又不想承认。

    14、多数妒忌安娜的年轻妇女,对于人家说她“清白无辜”早已非常反感,如今眼看舆论开始变得合乎她们的心意,就十分高兴,巴不把轻蔑的情绪尽量往她身上发泄。她们已在准备大量泥土,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向她身上扔去。

    对于安娜与伏伦斯基的通奸,彼得堡的上流社会已经人尽皆知。对于不随波逐流的另类的安娜,那些上流社会的妇女们,巴不得安娜也跟她们一样,并随时准备围攻她。

    这就是当时俄罗斯的上流社会:丈夫欺骗妻子,妻子背叛丈夫,几乎人人都有外遇,人们寡廉鲜耻,道德沦丧。

    15、这孩子(安娜的儿子)好比一个罗盘,带着他对生活的天真看法,指出他们偏离他们明明知道但又不敢正视的正确方向有多远。

    安娜向往爱情,但又得不到,儿子成为她的精神支柱,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失去他,就是失去生命。

    16、他(伏伦斯基)望着她,好像望着一朵摘下已久的凋谢的花,他很难看出她的美——当初他就是为了它的美把它摘下来,而因此也把它毁了的。

    这一句描写了伏伦斯基对安娜的感情变化,他觉得自己对安娜的爱,已经过了高峰期,但已经无法割舍。细腻、精确的情感刻画,推动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更多精彩,尽在《安娜·卡列尼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水流年_bbe3:我也要重新读一下,20岁时读,看到女主卧轨的结局,怕读多了自己忍不住去效仿女主,现在想想,想多了。
      • 剑字如舞:分析的好细致啊👍
        阅悦生:@剑字如舞 作品真好,忍不住抄录下来
      • 谁是是谁:这篇小说里最该反思的不是女主本人吗?她丈夫也不是虚伪吧,,女主值得原谅吗,该不该原谅,为什么她丈夫要原谅女主的出轨,因为社会道德要求他原谅妻子的出轨吗,而如果他不能从内心真正原谅妻子的出轨就是虚伪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有些人是有些人不是。女主和她恋人的爱情放在现在那就是被我批判的快餐爱情,她丈夫原不原谅是非常个人的事情,现实的说,她像中国女人一样跟另一个男人暧昧一下让丈夫吃醋引起他的注意这是感情调剂,出轨的话,我不觉得别人有资格要求某人必须原谅甚至还要细细体察出轨者的心思加倍爱她,说出来反倒特别可笑,何时人类已经进化到爱上背叛者了?!圣人,也没有这么蠢的,请背诵孔子的话。倒不是说不能这么做,你得看人来,看人的状态来。我感觉女主丈夫更像是一个教条主义者或者做不到还要硬上的教条主义者。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女主用生命追求爱情结果追求到的爱情对象是渣男而不是暖男就嘲笑,悔不悔,不悔即求仁得仁,谁有义务一定要去救她呢,基督教有这样的要求吗,丈夫必须要救出轨的妻子,我不知道,从个人主义看,女主承担自己自己种下的恶果罢了。一个热情的丈夫碰上性冷淡妻子,妻子有必要对丈夫的性欲不满而出轨惹出的祸事负责吗,或者说这是妻子的错吗?当然,现代中国也并不多么文明,如果这事发生在现代中国,女主所得也不过一个胸大无脑咎由自取的评价罢了。
        北京锅盖:@十姐 十九世纪沙俄上流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我们现代完全不同
        谁是是谁:@阅悦生 所以呢,既然大家都在通奸为什么要嘲笑女主呢,女主丈夫也偷情了但是反过来逼死女主了吗?并不是不舒服,而是女主咎由自取或者求仁得仁,她是主动者,为什么要谴责她丈夫,我搞不懂,子不教父之过,妻出轨夫之过吗?简直狗屁不通啊这。
        阅悦生:@十姐 谢谢留言。见人见智吧。大环境上看,当时小说的描述,上流社会并不排斥这种偷情,大部分人都觉得很正常,只是偷偷地在进行。拿到现在的社会来评判,是看着不舒服。
      • 长衣倍倍:大概二十岁时候读的,饿感觉没读进去,得空重新读一下:sweat::sweat:
        长衣倍倍:@阅悦生 可能是这样
        阅悦生:@长衣倍倍 感觉读这个书需要一些阅历才可以。
      • 倾若尘:好精彩
        阅悦生:@倾若尘 谢谢来访
      • 美优520:边际效用递减

      本文标题:《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画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xr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