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启蒙,大约半年前我写过一篇反思文,简述自己差点扼杀孩子学习数学兴趣的。如何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亲身实践)
那次反思之后,我顿时发现自己的各种不足,育儿的挫败感甚至给我带来了深深的羞愧。所以这半年,我暂停了更新,告诫自己应该静心反思。
时隔半年,我坦然了很多,至少在英语和数学启蒙这两件事上,我算是“参悟”到了些许道理。在这半年时间里,我和孩子再也没做过那本数学习题本,也再没让他端端正正坐好听我“讲课”。我选择换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把一些数学概念渗透进去,让他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数字和加减乘除。
这种方法好吗?效率高吗?学得累吗?我可以很笃定地说:拜托了“正儿八经”上课做题的形式后,我的思维不再局限于“20题错了几道题”这种模式,而是“噢~这么展示,孩子就更容易理解乘法了”的模式。至于效果:目前,他不到4岁半,能比较轻松应对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中乘二和乘三能够理解,除法能理解除以二的简单题,另外,也能轻松应对3*3+2-1这类简单连算题。
我想,为了二宝的启蒙,反思和备忘是值得的。1年后,二宝也到了数学启蒙的年纪,到时候我要提醒自己:
(1)数学启蒙,教的是数的概念,而不是“1,2,3”的形式或者书写。所以,不用急着让孩子写好数字符号。
(2)4岁左右的小朋友,坐不住是正常的,不要把教的形式给局限了,不要强求孩子端坐好听你教。教与学,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而且在生活和游戏中学到的,比“正儿八经”端坐着学到的,更牢固。
(3)自己要放下执念,放平心态,随时调整作战方针。切忌“失心疯”发作,伤了母子感情。
(4)任何学习,有了兴趣学起来事半功倍。而兴趣的培养,也需要我努力去观察、发现、引导和诱惑。
两年前,孩子两岁半,正式开始英语启蒙,当时一头雾水,幸亏当时循着自己“语言学习者”的本能,误打误撞走了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大段大段飙英文,也未进入自主阅读,但至少,我心里还有个底,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引导。
1年前,孩子三岁半,开始数学启蒙,但是也是一头雾水,开始各种尝试,也经历各种挫败,甚至还偷偷抱怨“他怎么不像我小时候那样聪明”!半年前,因为我自己没摆正心态,没认清数学启蒙的本质,急于求成,还差点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庆幸,庆幸自己只是发了一个礼拜的“失心疯”。如果我没能及时“回头是岸”,我和孩子该有多痛苦?!
关于数学启蒙,算是翻越了一座小山,我内心的纠结,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令我焦躁不安。而且,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大,亟待解决。不解决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其它能力的发展。这,就是我2017的劫,必须应。希望我2018年写反思时,也能庆幸自己“攻克了一个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