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简叔和他的朋友们写作
一鸣故事创作营第3期第二课:故事的三段式结构,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

一鸣故事创作营第3期第二课:故事的三段式结构,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

作者: 云飘碧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05:38 被阅读0次

开课之前,班长红叶猫猫将课程链接第二课:故事的三幕式结构,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怎样安排发到微信群里,供同学们预习。

因为时差,我只能边吃午饭边戴着耳机听课。

一鸣老师说这堂课的标题最先用“三幕式结构”,后来他在网上查了一下,和他想象的不一样,所谓的三幕式好像偏向于电影的三幕式结构,为避免混淆概念,用“三段式”比较好。

因为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开始、发展、高潮、结尾。

所谓的三段式就是指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这三个阶段。有的故事有结尾阶段,有的故事到高潮阶段就结束了。

然后一鸣老师就故事的三段式详解了写故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详情请参考蓝色链接)

课程听完后,一鸣老师叫大家回到微信群做作业。他给了一故事的开头,叫同学们根据这个开头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开头:小明不小心弄坏了邻居价值两万元的音响,当时邻居不在场
发展:
高潮:
结尾:

我因为有事耽搁了一下,回来后也不敢看同学们的作业,怕影响了自己的思路。

写完发到群里之后,才敢去爬楼。我的作业如下:

开头:小明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值两万元的音响,当时邻居不在场
发展:小明酷爱听歌,可是家里太穷了!他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靠着几亩薄田和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每次听到邻居家里传来优美动听的音乐,他就羡慕不已。今天他只是想现场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没想到捅了这么大的漏子,他想死的心都有……
高潮:邻居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碰到小明的爷爷奶奶到处找小明,嗓子都喊哑了。邻居便热心地和他们一起去寻找,结果在河边的稻草垛里,发现了瑟瑟发抖的小明。
结局:邻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安慰小明说,音响还在保修期,没事啦!

一鸣老师很快给了点评:

@清风明月 故事没有大问题,我建议四阶段稍调整一下
开头:小明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值两万元的音响,当时邻居不在场
小明酷爱听歌,可是家里太穷了!他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靠着几亩薄田和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每次听到邻居家里传来优美动听的音乐,他就羡慕不已。今天他只是想现场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没想到捅了这么大的漏子,他想死的心都有……
发展:邻居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碰到小明的爷爷奶奶到处找小明,嗓子都喊哑了。邻居便热心地和他们一起去寻找,结果在河边的稻草垛里,发现了瑟瑟发抖的小明。
高潮:邻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安慰小明说,音响还在保修期,没事啦!
结局:小明终于放松下来了

我看了一鸣老师的调整,才发现自己把开始的阶段写到发展阶段了。

因为我误解了那个开头,以为只能那一句话。而我觉得有必要交代一下小明的家庭背景,所以就在发展阶段写了。

这一错,导致后面的三个阶段都错了。

一鸣老师接着继续分析我出现的问题:

开头:(小明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值两万元的音响,当时邻居不在场)小明酷爱听歌,可是家里太穷了!他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靠着几亩薄田和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每次听到邻居家里传来优美动听的音乐,他就羡慕不已。今天他只是想现场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没想到捅了这么大的漏子,他想死的心都有……
在写正文的过程中,下面的内容,其实就是“小明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值两万元的音响,当时邻居不在场”的具体细节,它是属于开头部分的内容
@清风明月 而且高潮事件可以选一个转折力度比较强的事件,如解开真相,或者关系突破的效果
高潮:邻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安慰小明说,音响还在保修期,没事啦!
所以我把这个事件设定为高潮事件

我虚心聆听老师的教诲,并告诉他因为我理解错了,以为开头只能那一句话。

一鸣老师接着说:

@清风明月 明白了[握手] 之后留意一下故事结构(四阶段)就差不多了。在写正文的时候,可以有意识控制每个部分的字数安排

我连连答应,心说若是不上课,我闷头写,好像也可以写下来,让我分析,我还真分析不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写不来书评的原因,我一向对整体结构有些模糊。即使我写小说,也很少列大纲,只大致在心里酝酿一下如何开头,如何结尾,至于中间的情节,就边写边想,边想边写。

希望这次故事创作营结束后,我能够改变这个陋习。

附录1:

【在看同学们的作业时,特别欣赏“棉兔”同学写的,这么小的内容里,她居然转折了几次,故复制过来学习:

开头:小明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价值两万元的音响,当时邻居不在禹
发展:眼看邻居一家出门,无人在家,只留下他一个小孩子玩。慌乱中小明想出一个主意,接着弄乱邻居家,并打开门,假装被打劫过。然后逃离邻居家。
小明在忐忑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但邻居没来找他。
高潮:邻居家失窃的事在小区传开,奇怪的是邻居并未主动报警,窃贼是在另一场作案中被抓住的,连带着被查出所有盗窃案件,这件事上了新闻。小明恍然大悟原来邻居家真的被打劫了,而且窃贼替他背了黑锅。
没多久邻居竟然也被警察带走。原来窃贼供出了在邻居家偷到的赃物,赃物就藏在邻居的音响里,坐实了邻居贪污受贿的证据。
结局:小明把这件事告诉了爸妈,从此以后小明变得规规矩矩,不乱动东西,也不赶着别人不在家时逗留别人家了。

一鸣老师鼓励了她也帮她做了调整:

@棉兔 不错,你的故事在高潮阶段还转折了两次
@棉兔 若是这样分析你的故事也可以,你也参考一下这种划分
发展:眼看邻居一家出门,无人在家,只留下他一个小孩子玩。慌乱中小明想出一个主意,接着弄乱邻居家,并打开门,假装被打劫过。然后逃离邻居家。
小明在忐忑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但邻居没来找他。
邻居家失窃的事在小区传开,奇怪的是邻居并未主动报警,窃贼是在另一场作案中被抓住的,连带着被查出所有盗窃案件,这件事上了新闻。小明恍然大悟原来邻居家真的被打劫了,而且窃贼替他背了黑锅。
高潮:没多久邻居竟然也被警察带走。原来窃贼供出了在邻居家偷到的赃物,赃物就藏在邻居的音响里,坐实了邻居贪污受贿的证据。

还有个同学一次性写了三个版本,只能偷偷佩服了】

附录2:

【上午有个非常爱提问的同学AmourD-R哦色,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一鸣老师又耐心给予了认真的回答,故复制过来学习一下:

问题一 怎样理解现实题材中虚构成分特别明显的桥段,如何举例?
问题二 虚构的故事可否含真实原型或真实情节改编?
问题三 非虚构的故事中可否含虚构情节?正所谓“虚中带实,实中带虚”怎么理解?
问题四 怎样算是合理的巧合?能否举例?
问题五 怎样理解 非虚构故事中合理性的转折?能否举例?
问题六 怎样看待“家庭情景喜剧片”那种其乐融融 冲突感不强烈的剧情?
问题七 有没有一种可能 新手小白自己觉得麻烦已经解决了 而实际上没有解决?
问题八 散文和随笔有啥区别?
问题九 听到一句话 有的作家写作 写自己真实的状态 有的则是写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老师这里有代表作家举例吗?

一鸣老师的答复:

问题一 怎样理解现实题材中虚构成分特别明显的桥段,如何举例?
这一点我们可以想到套路这个词,在现实当中明显看到一些电影电视剧经常用到的桥段,有一些桥段我们戏说差不多用烂了。当我们看到这些内容,我们情不自禁就说“明显编出来的”。如果到了那个程度,其实很容易辨别出来。
我们之前也在别的群聊过这个问题,我们列举过几个例子: 如,爱上仇人的儿子女儿。 自己的情人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你说现实中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相信会有。但是这样的桥段出现太多了,我们一用再用就会让人显得很假
所以当我们说到这些虚构成分特别明显的桥段,更偏向于理解,这些情节会不会太“套路化”,会不会太夸张。
我理解就是让人感觉不要太突兀,能够自然就行,哪怕是有点套路也可以,但是这种套路性不要一再重复出现,用的态度就会让人感觉太假
非虚构类的故事,一般不会出现那么多巧合,故事也不会出现一些幅度特别大的转折。这一类故事往往是以感情打动读者,会以加强故事冲突的方式,吸引读者看下去。
我们都知道,有时候现实生活比小说故事更加狗血,更加离奇。但是当我们以非虚构的手法来写这些故事,我们不敢写得太狗血。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的话“这些事情太狗血了,连编剧都不敢这样编”。
这句话就说出了重点,真实事件非常离奇,我们担心读者误会是虚构写法,反而不敢如实记录。可能还要稍稍改编,让故事看起来不那么狗血,不至于太巧合。
之前在群交流过程中,我说过一个例子。在我的真实经历当中,曾经发生过三次这样的事情:我喜欢的姑娘都被我的两个上司追到手。他们其中一个已经结婚生了孩子,另个一个有女朋友很久了。当我遇到这些事件之后,我感觉非常狗血,我都不太敢相信。
后来在写小说的时候,我也这样的经历写进去了。我担心出现三次这样的事情会显得不真实,读者会说我胡编,不会出现这样的巧合。所以我就改成了两次。大家也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有时候真的编故事都不敢出现太多重复和巧合。这就是我们根据不同的写作风格有时候要做的一些妥协。
问题二 虚构的故事可否含真实原型或真实情节改编?这个是可以的。
这一点真的要看自己来判断,如果我觉得那个真实事件离奇到有点匪夷所思,我就会弱化一下这种离奇
问题三 非虚构的故事中可否含虚构情节?正所谓“虚中带实,实中带虚”怎么理解?
就是部分的情节是用现实的事件来写,部分的情节是虚构出来的。又或者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基于现实中的人物,也可以是自己虚构出来的。
一部作品里面有真的成分,有假的成分,像我自己写的青春小说,现实中的事件大概占70%,30%左右是编的
我们也谈到在虚构作品当中写出真实感,最容易做到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带进去
比如写到主人公特别情绪低落特别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过往当中有过相似经历的感受写进去
问题四 怎样算是合理的巧合?能否举例?
首先合理的巧合在情节的实现上不要过于离奇,比如在咖啡馆碰见一个熟人,然后从他的口中知道了一些情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那么这种巧合就比较自然,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你要是写到一个情节,主人公突然落难到国外,在国外的街头身无分文的时候,刚好遇见以前的初恋情人,救了他一把,那么这个概率是不是很小呢?让人感觉“过于巧合”?
关于合理的巧合,还有一种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次数,同一种巧合不要出现几次。比如像上面这个例子“在咖啡馆刚好碰到熟人了解情况”,如果这样的处理在同一部作品里面出现三次,我就觉得过于巧合了就不太合理
问题五 怎样理解 非虚构故事中合理性的转折?能否举例?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上面的讨论中也有涉及到,就是情节的转折让人感觉是可以接受的,不至于太离奇太突兀。像上面两个小视频,那一种转折情况就让人觉得太突兀
所以当我们说到合理性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读者是否能够接受,是否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出入
以及是否明显的套路化处理
问题六 怎样看待“家庭情景喜剧片”那种其乐融融 冲突感不强烈的剧情?
这种冲突感不太强烈的情节,一般是用感情来打动读者,比如很强烈的家庭温暖,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其实这些影片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冲突,人物也是会有他的困难,有他的渴望,但是并不是那些要打斗,让人崩溃的困难。
在这方面我举请回答1988这部影视剧来举一下例子。里面的冲突感在于父母之间的不理解,友情和爱情之间的冲突,生活的贫穷下的挑战
里面的人也有喜怒哀乐,也会有痛苦和欢笑的时刻
在这方面有人说父母爱情也是一部很典型的这方面的影片,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看一下
要放在解放前,江德福(郭涛 饰)和安杰(梅婷 饰)这对男女可真是八竿子够不上关系的两个人。他们一个是年轻有为、干练果敢的海军军官,一个是从小养尊处优、娇媚华贵的资本家小姐,但20世纪50年代的沧桑巨变让他们俩人走到了一起。江德福在舞会上结识美丽的安杰,虽然他冒冒失失,又是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组建了成分不相匹配的小家庭。问题是不相匹配的何止是出身,还有各自的阅历、学历以及人生态度,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们打打闹闹,吵架拌嘴,俨然成了家庭常态,更有江德华(刘琳 饰)这类人物从中加油添醋。
上面的就是这部影片的内容简介,其实从这份简介当中,我们已经看到过人物之间已经有冲突
问题是不相匹配的何止是出身,还有各自的阅历、学历以及人生态度,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们打打闹闹,吵架拌嘴,俨然成了家庭常态
也就是这些冲突的事件,看起来伤害值不是特别大,但是这个过程的情感特别打动人
问题七 有没有一种可能 新手小白自己觉得麻烦已经解决了 而实际上没有解决?
这个问题是不是指小说的冲突已经解决,但是还没有解决?
问题八 散文和随笔有啥区别?
先说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散文还是有相关的主题,而且比较注重文笔,注重抒发情感。有一种文体本身就是散文,我相信大家如果读多了,肯定能够辨别出大概的味道。
像随笔会偏向于自由书写,它没有一定的要求,作者把自己的想法随意的记录下来,都可以看作是随笔。
问题九 听到一句话 有的作家写作 写自己真实的状态 有的则是写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老师这里有代表作家举例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目前给不了答案,因为我自己并没有特别在意过这样的问题,也没有留意哪些作家刚好是其中的一类。关于这个问题,我建议不妨这样想想:
1 这两个方向当中,你更愿意往哪个方向发展?
2 这两个方向有必要区分出来吗? “写自己真实的状态” 和 “写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能不能也结合起来?

看了一鸣老师的回复,真心佩服老师的博学多识,涉列范围之广,以及他的谦和认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鸣故事创作营第3期第二课:故事的三段式结构,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re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