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
哲学的终结与意义

哲学的终结与意义

作者: nerverhigh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19:50 被阅读3次

    这个宏大得吓人的题目,其实是因为一件很不足为道的事情:本周偶尔间参加了一个哲学主题的读书会。虽然听了五分钟就进入到神游状态,但还是坚持到最后做了一个分享。以下是这个分享的纲要。

    我在想一个哲学硕士学位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别人想要拿这个作为谈话的引子时,我往往是比较尴尬的。因为我是旗帜鲜明地“反哲学”的,因为:1)哲学可以是很危险的,就像宗教一样,如果问错问题的话;2)哲学从现象学之后已经终结,交给心理学、科学、文学等等。再说,学院中的哲学研究跟其他所有专业一样,演化为一门技术工种,跟大众以为的思考人生奥义离得很远。

    我简要地阐释第二点:为何说在现象学之后,哲学就已经终结了。

    现象学的本意是为了抵抗哲学的终结。1900时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思潮,世界被还原到原子,认知只能凭借工具与科学实验,真理因而是经验性的,即便是逻辑,可有可能被证伪。

    现象学是说,重要的不在于主体是什么或者客体是什么,而是主体-客体的同在关系本身,我看这个杯子,重要的不是我或者杯子,而是这种看的关系本身,而且这种关系之中有本质与理性存在,不是单纯的感觉与经验。

    胡塞尔开创了意向性与本质直观的方法论,舍勒和梅洛庞蒂将“理性”的研究视角,从“认知”延展到情绪,感知,身体之上,而海德格尔则开辟了存在与世界本质的全新探索。

    但在之后,现象学无话可说了。现象学的核心方法论是本质直观,而直观的能力虽然因人而异,但总体上边界已经在那里了。大师们如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都留下了一堆手稿,与其说这是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征所要求的,毋宁说这是现象学的缺憾所导致的。于是后面出现两种情况:1)回到唯识学文献中,去看看得道高僧对意识非常人所及的、细致入微的描述,从中找灵感;2)借助科学的认知,例如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或者认知障碍与异常。相比物理学与神经科学借助工具与数据所取得的进展,现象学就像柯洁面对阿法狗一样:有价值,但已经不在一个维度上。

    所以,现象学是最后一次跳跃。它相当于哲学最后一次锚定了自身的边界。我与世界同在,而这就是存在本身。无所不包,但也无话可守。

    而现象学对我最大的用途,也许是一个很鸡汤的说法:“把握当下”。

    把握当下有两层含义。

    宏观(世界观)层面导出来的结论是:黑客帝国的母体,缸中之脑,笛卡尔的魔鬼,这逻辑上都有可能,但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感知真实的世界。追问世界的边界并不是正确的问题。

    而从微观上说(自我-时间观),现象学告诉你的是:总是有一个自我的声音存在,不管你怎么试着逃离自己。这很像打坐时,每当纷杂的想法涌起的时候,你不是跟着念头走,而是提醒自己:“我知道了”,然后继续回到呼吸上。所谓的元认知、元意识,能让你从自身情绪和思考中跳脱出来的能力,审视自己,这是理性最根本的力量。

    最后,一个略有点鸡汤的总结是:

    一开始我对哲学感兴趣是因为我可以看到日常之外,形而上的东西。但最后我发现,它最终告诉我的是自我的边界在哪里,你没法摆脱自我,而要尝试去接纳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的终结与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rnlftx.html